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镇、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5年1月15日
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方案》(鄂政办函〔2014〕106号)精神,市人民政府决定,即日起至2015年底,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平安潜江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因地制宜、创新管理的理念,大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党委政府牵头总揽、综治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基层组织责任包保、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增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落实农村交通安全监管责任,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预防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农民群众平安出行。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建设。2015年底前,各区镇处要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一是要落实工作机构。进一步强化区镇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职责,建立专门机构承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安排专门办公场所。二是要落实工作力量。各区镇处结合实际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调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参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全面推行农村派出所与交警大队所队合一机制,确保事有人做。三是要落实管理职责。实行区镇处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推动区镇处政府部门全员参与管理农村交通安全。四是要落实工作经费。各区镇处根据自身财力,通过“以钱养事”、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筹解决配合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管理员和劝导员等所需经费。五是要落实专门装备。各区镇处要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配置必需的办公设备和执勤执法装备,为日常办公和执勤执法提供财政保障。六是要落实劝导人员。每个村至少设立一处劝导点,每个村至少明确一名村委会干部兼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负责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醒、劝导。七是要落实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包保、定期研判、联席会议、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形成市、区镇处为责任主体并领导协调,农村派出所牵头路面执法,劝导员落实安全劝导的层层监管机制,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健全、机构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完善、经费保障到位、考评考核过硬的格局。
(二)大力推进农村正规客运建设。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力争2015年底前,全市行政村村村通正规客运班线。一是要推动对农村客运的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村客运线路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油价补贴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客运。二是要推动农村客运班线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推进农村客运通乡、通村、通组和城乡公交一体化。三是要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村客运企业与区镇处政府、乡镇企业、中小学校等签订长期合同,开展通勤车、校车、公交车等多种经营,开行学生上下学班线、赶集班线、喜庆活动班线、职工通勤班线等,形成经营活力降低票价,解决一些群众集中出行的难题,力求农民出行方便快捷。四是要推动农村客运规范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客运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坑客宰客甩客等扰乱客运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鼓励农村客运走公司化、组织化、规范化发展道路,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保安全”。
(三)大力推进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现有县乡道中型以上桥梁中危桥、村道大型桥梁中危桥的改造任务;完成农村公路亟需解决的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建设任务。交通运输、安监、公安交管部门要紧密配合,大力推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在没有完成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之前,要采取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设置警示提示标牌,在交叉路口安装减速带,在路边堆放土堆石块、种树、打桩等临时应急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道路安全。要不断完善市、区镇处二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切实有效解决农村群众“无安全路走”的问题。
(四)大力推进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由公安机关牵头, 2015年完成全市国省道和园林城区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和卡口交通执法服务站建设;建成通过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发现、通过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指挥、通过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拦查的三位一体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全市要以防控体系建设为契机,以公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公路交通警务变革,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联动、人防技防互补,全时空全覆盖的现代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五)大力推进农村宣传阵地建设。由公安机关牵头,力争2015年底前,在全市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安全宣传服务体系。一是要完善传统宣传阵地建设。市、区镇处、村都要做到交通安全“六个一”:村组大喇叭每周一讲,电视台广播站每月一播,行政村至少一处墙体标语板报、村口至少一处警示提示标牌,学校幼儿园至少一处宣传板报,每学期至少一次交通安全课。二是要大力推动新媒体宣传。要将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常识、驾驶技能、事故案例、安全提示等内容,结合农村群众特点,通过标语横幅、广播电视、进村入校反复宣传、广泛传播;要利用电影、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向农村群众开展广泛宣传;要收集农村客货运驾驶人、面包车摩托车驾驶人、区镇处村组干部、学校老师等农村重点群体联系方式,开展经常性短信点对点宣传,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要大力推广教育劝导查纠机制。要在乡镇集市、国省道交叉路口等节点路段广泛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严把出镇关、村口关、上路关;要抓住节假日、春运等重点时段,动员区镇处、村组干部包片、驻队、守点,采取手机拍照举报交通违法等教育劝导机制,大力劝阻农村交通违法行为。要通过不断创新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形式,强化农村交通安全服务,切实提高农村群众安全意识。
(六)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安全考核机制建设。力争2015年底前,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层层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评价项目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是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由安监部门牵头,推动将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同步纳入到区镇处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考核中。二是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对农村地区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和单位,一年内不得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人一年内不得评先授奖和晋职晋级。三是纳入公安、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考核。要积极推动将农村道路隐患整治率、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农村校车开通率、农机交通事故发案率等内容纳入各行业主官部门和各区镇处的考核,推动农村交通安全基础建设。四是纳入责任追究机制。对农村地区发生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 万元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除按照事故调查情况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责任外,还要按照《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的规定,逐一倒查相关地方党委、政府负责人和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交通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协调机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辅助做好日常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广泛动员,营造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调查研究、广泛动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促进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
(四)强化考核,及时总结。各地要将建设年活动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建设年活动期间,市政府将组织督导组对各地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2014年12月底前,各地、各部门要上报建设年活动方案和工作联络员(姓名、单位、职务、电话、邮箱);每季度末上报活动进展情况;2015年12月10日前,要上报建设年活动工作总结。所有工作信息一律上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联系人:王爱玲,电话:18972192800,邮箱:qjjjzxk@126.com)。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