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8759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年08月15日 00:00:00 文  号:潜政办发〔2016〕48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6年08月15日 00:00:00 名  称: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各区、镇、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促进我市油菜产业提档升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6〕21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调结构、转方式、稳产能、增效益”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满足城乡居民健康营养消费需求为目标,全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菜籽油品牌,振兴油菜产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和区域特色;坚持生产生态协调,油用为主,多功能开发;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耕种收机械作业水平;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尊重农民意愿,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民合理增值收益;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品牌驱动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点保护区域。综合考虑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十三五时期,在全市推进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打造兴隆河流域、襄岳线等双低油菜优势产区,兴隆坝、章华台油菜观光区以及“油改饲”示范区等,主要包括1万亩以上的高石碑镇、积玉口镇、竹根滩镇、王场镇、浩口镇、熊口镇、龙湾镇、张金镇、老新镇、渔洋镇、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后湖管理区等油菜主产区。

(四)建设目标。突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争到2020年,保护区实现品种双低化、全程机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加工标准化、品牌优质化,带动全市双低优质油菜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产能稳定在8万吨以上,为继续保持我市油菜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五)品种双低化。各地要切实加强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和管理,坚持品种双低化标准不动摇。保护区要加大秋播油菜用种政府采购和统一供种力度,政府采购的种子必须达到双低品质要求,严禁双高、单高油菜种子销售和种植,严防不合格品种进入生产领域。市、镇两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油菜制种基地、种子企业(门店)、种子市场的监管抽查和产品质量检测。要立足优质安全,鼓励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做到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实行订单生产和优质优价。确保保护区油菜种子双低化率和商品菜籽双低化率均达到100%

(六)全程机械化。加快适宜机械化新品种、精量播种机、新型配方缓释肥料、化学除草、一促四防、减损机收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品种适机性和机械装备性能,实行翻耕、整地、开沟和种肥药投入综合作业;突破机械收获瓶颈,推广抗倒抗病抗裂角新品种,研究推广催熟技术,大力推广机械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到2020年,保护区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亩用工量从目前的4个减少到1个,综合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

(七)功能多元化。要调麦稳油,防范小麦赤霉病风险,推进油菜下水田。利用油菜根系活力强、植株生物学产量高、绿色植被效果好、旅游观光受众广的特性,发展绿肥油菜、饲料油菜、菜用油菜和观光油菜,增加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种养结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八)服务社会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保护区要集成推广粮(棉)油周年高效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高效模式,培植一批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代耕代种代收、季节性流转、烘干储藏、青贮氨化等方式发展油菜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对双低油菜籽优质优价签订购销合同,稳定产销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菜籽(油)银行,构建产业经营共同体,减少农户分户储藏的霉变损耗,减轻龙头企业原料收购融资压力。发展互联网+浓香双低菜籽油等电商营销模式,打破收储流通环节制约瓶颈。

(九)加工标准化。围绕双低优质化目标,依据低芥酸菜籽油、低硫甙菜粕生产加工标准,规范菜籽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各个环节。开展双低优质菜籽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推进低芥酸菜籽油提质增效和蛋白、多糖、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系列精深产品开发。鼓励大中型企业依托市内原料基地,依靠油菜非转基因优势,拓展市内外低芥酸菜籽油市场。探索适度规模经营和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加强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初加工产品生产条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浓香菜籽油消费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十)品牌优质化。依据有关低芥酸菜籽油标准,突出菜籽油脂肪酸比例适宜、特异营养功能成分高、非转基因、农药残留低等品质优势,评选和推介一批低芥酸菜籽油品牌。做大做强优质菜籽油公共品牌,培育驰名、著名商标企业。鼓励企业进超入市、进社区入校园,加强食用植物油健康营养知识的推广普及,引导低芥酸菜籽油消费,带动双低油菜生产。加强食用菜籽油市场监管,强化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督检查,引导低芥酸菜籽油产品优质优价;按照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应标未标的转基因菜籽油产品,及时向社会通报。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要根据当地实际,认真制定行动方案,切实把优化生产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品牌创建和市场监管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整合,出台配套措施,全力确保我市优质油菜种植面积,促进油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十二)加强技术支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技术创新推进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农业局要组织有关单位,推进产学研结合,重点在优良品种推广、病虫综防、机械推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等方面开展链式协同研究,组装集成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支撑油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十三)加强政策扶持。一是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30%以上,由市政府统一用于油菜统一供种和技术服务。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市政府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油菜适度规模经营和浓香菜籽油产地初加工;对龙头企业精深加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创建等实行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支持政策,对低芥酸菜籽油品牌公共宣传给予适当补贴;支持互联网+浓香菜籽油电商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缓解企业购销压力,促进加工企业发展。要发挥地方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油菜籽收购的信贷投放力度,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16年8月14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