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8754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秘书一科 发文日期: 2017年06月09日 10:49:16 文  号:潜政办发〔2017〕31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7年06月09日 10:49:16 名  称: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区、镇、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卫)成果,探索建立和完善创卫工作长效机制,逐步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发展活力,结合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坚持“创卫为民,创卫惠民”原则,在巩固现有创卫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创卫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创卫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民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能力,有力推动健康潜江建设。

二、工作目标

执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互相配合、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管理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机制,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和协调合作机制,完善城市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制度,确保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劲头不松、要求不变、责任不改,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每三年一次的复审,全力建设健康、美丽、幸福、宜居新潜江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四个不变”。坚持创卫指挥部及下设“一办八组”的管理体制不变、职责任务不变、运行机制不变、日常工作不变。创卫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联系协调、工作部署、督导检查等工作,统筹协调市直各单位、“四处两区”及45个包保社区(村)的创卫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工作组负责全市创卫工作的行业标准执行、业务技术指导和效果监督评价。

(二)争创“五个一流”。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责任落实,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公共秩序、工作氛围、服务水平、精神面貌,使创卫工作在深化创建、巩固提升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1.争创一流的城市环境。瞄准更高目标、把握更严标准、拿出更硬举措,争创一流的城市环境,把城市管理精细化、精致化、精确化落到实处。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主次干道的立面整治,线缆改造,全面实施街巷硬化;重点抓好道路、公厕、绿化、路灯、排水、垃圾处理等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控制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继续“铁腕”整治违章搭建。全面开展全民洁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大扫除工作。围绕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明主体责任,厘清权力清单,确保城市管理纵横有序。

2.争创一流的公共秩序。坚持教育和规范并重,继续提高全民卫生文明素质,重点抓好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污物、在公共场所和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有碍公共卫生等不文明行为,促使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倡导民众遵守交通秩序,文明驾车和乘车,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乱停乱放。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商户和个人,要积极引导,文明劝导,化解不良情绪,协助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影响创卫工作的,行政执法部门要严肃查处,对严重违规行为要严管重罚、依法规范。

3.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各级领导在创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做到凡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同时推动各重点部门和行业建立创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要以创卫为抓手促干部作风从“慵懒散软”向积极作为转变,从坐办公室向到群众中间一起劳动转变,从而打造一流的工作氛围和高效的创卫队伍。要学习其它城市巩固创卫成果以及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期假人之长,补己之短。

4.争创一流的服务水平。创卫检查的是干部履职尽责的过程;创卫评价的是干部为民服务的水平。要思想先行,结合“三提”,即提高工作标准、担当勇气、落实速度,“三风”,即家风、民风、社风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开放、创新、担当意识,树立服务意识,热情诚恳接待群众,通过优质的服务,有力的组织,有效的协调督导,努力解决市民生活不方便的问题,为城市干净、整洁、有序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5.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要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创卫先进事迹、弘扬践行创卫精神的热潮,并将创卫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实践中发扬光大。全市上下应继承和发扬“创卫精神”,把创卫的劲头和气魄带到日常工作中去,融入到健康城、文明城森林城、环保模范城等艰巨的创建任务之中,以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保持创卫成果,续写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更加美丽幸福健康的潜江而奋斗。

(三)实现六个提升”。通过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水平、市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干部作风和工作效率、民众幸福指数和健康水平大提升。

1.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大提升。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创的创卫长效组织管理体系,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在创卫范围上,由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向乡镇、村居全域覆盖,实现全域化创卫。积极推进城市主次干道、重点区域保洁精细化、规范化作业管理,形成人、机密切配合的新型清扫保洁模式。强化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关键部位的环境治理,按照“谁的辖区谁负责、谁的职能谁管理、谁的设施谁维护”的原则,避免出现管理真空,营造最佳适宜人居环境。加强集镇、村居卫生保洁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更加完备、高效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水平。

2.城市基础设施大提升。严格执行创卫标准,按照“亮化、绿化、美化”的要求,做到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合理、外观完好、功能齐全、维护及时。要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的总体思路,根据人流量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便民市场,加快推进室内超市型市场和草莓、杂货、洗车场等专业便民市场建设;重点打好市场建设管理攻坚战、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提升攻坚战、食品安全及公共场所“六小行业”依法整改攻坚战,确保各行各业环境整洁,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3.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创优市场卫生环境为主要任务,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行为;加强城市道路的科学管理,合理设置机动车禁停路段,严厉打击车辆乱停乱放行为,保持道路通畅;规范居民小区管理,开展卫生(健康)示范村小区公开评选活动,做到小区路面平整、墙面整洁、绿化完好,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全面提升小区管理水平。继续抓好“门前四包”、居民小区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推动创卫工作由集中突击向行业日常规范管理转变。

4.市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大提升。坚持“创卫依靠群众,创卫成果群众共享”的原则,在全市开展“我为潜江增颜值”主题活动,让市民在参与创卫工作中革除陈规陋习,提升文明卫生素质。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关心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管理法规,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和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

5.干部作风和工作效率大提升。创卫工作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量大面广,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要发扬“众志成城、敢为人先、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创卫精神,用超常规的工作思路、超常规的工作机制、超常规的工作方法、超常规的管理模式加快创卫工作进度,在实际工作中改进作风、提升效率。

6.民众幸福指数和健康水平大提升。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开展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等活动,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让民众充分分享创建成果,切实提高民众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推进健康潜江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卫指挥部“一办八组”“四处两区”及重点部门要切实增强创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照卫生城市标准,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健全工作网络,建立完善创卫工作长效机制。要坚持日常工作与创卫工作相结合,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定时定岗定责,确保日常工作与创卫工作两促进、两不误。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部门要积极推进创卫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医院、进家庭”活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渠道优势和桥梁作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卫宣传和环境卫生清理行动;大力开展卫生单位、卫生社区(村)等评选活动,搭建基层创卫平台,激发广大群众创卫积极性;要深挖创卫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创卫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市民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创卫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经费保障。市财政局、市城投公司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保障创卫工作经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筹措专项资金,保障创卫工作的正常支出。继续认真落实《市领导和市直有关单位挂点包保社区(村)创卫工作方案》(潜创卫指20165号)文件精神,继续从财力、物力上对社区(村)给予帮扶和支持,切实帮助社区(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严格督导检查。健全完善创卫工作考核奖惩机制,继续加大创卫检查督导力度,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单位和地方要第一时间处理创卫办转交的投诉信息

 

 

 

                            201769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