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潜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潜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管理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潜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2月5日
潜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及《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潜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大推进”战略,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聚集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普及应用,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超过75%、90%,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转型赋能行动。
一是支持产业链式发展。聚焦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绿色安全,搭建全市“产业大脑”,推进全市重点产业提档升级。深化供应链产业链融合,积极融入省华纺供应链平台,引导市场主体上链用数赋智,做强“一总部一核心三基地”服装产业集聚平台;支持潜网集团打造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做强潜江龙虾供应链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二是支持企业智能升级。加大对绿色化工、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根植性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力度,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加快5G、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与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打造一批数字化企业转型标杆,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省级5G全连接工厂。积极引导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应用“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采取“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方式,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高新区、市农业农村局)
三是支持园区数字改造。依托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两个省级合格化工园区,按照订单共享、设备共享、产能协作和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推进“平台+集群”“平台+园区”融合发展,培育建设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风险管控和应急响应能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的数字化园区。(责任单位:市高新区、王场镇、泽口街道)
(二)实施数字产业发展行动。
一是推进数字制造业发展。聚焦通信细分领域,加快建设长飞光纤、长飞信越、菲利华、新硅科技等系列项目,大力发展光纤光棒、光器件、光掩膜版等光通信材料和光终端产品,构建“电子材料-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纤器件-光信息服务”完整产业链条。聚焦芯片细分领域,加快建设中巨芯、晶瑞、鼎龙、北旭、阿科力、达诺尔等龙头企业系列项目,大力发展高纯试剂、光刻胶、清洗液、抛光液、刻蚀液等湿电子化学品,建设光电子材料配套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高新区、王场镇、泽口街道)
二是推进数字服务业发展。依托园区、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站,分批遴选5家以上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评估诊断、供需对接、成果推广等综合服务。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等数字化转型相关国家标准的宣贯推广力度,引导企业通过贯标打通数字化“断点”,创造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赋能的“增长点”。培育引进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5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高新区、市招商服务中心、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王场镇、泽口街道)
三是推进数字未来产业发展。推进低空经济未来产业数字化应用,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试点开展无人机城市管理、城际低空客运航线、物流货运、时尚旅游,推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城市低空交通、植保无人机示范应用,支持通航企业发展以eVTOL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推进新型氢能未来产业数字化应用,加强与武汉氢能产业联动,积极引进国内领先氢燃料电池企业落地,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突破性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服务中心)
(三)实施数字生态优化行动。
一是加大案例宣传引导。持续开展“云行荆楚”暨数字经济宣传培训、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活动,宣传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典型案例,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和意愿。引导企业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遴选,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高新区、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二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监测,指导企业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组织开展自主定级、定级核查,推动企业完成分类保护、安全整改,提升企业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三是开展数字化评估诊断。常态化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做好全市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跟踪监测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关键指标情况,“以评促诊”“以诊促改”“以改促转”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四)实施数字基建提升行动。
一是推动5G网络部署。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到2027年5G基站达到2400个以上,部署5G-A基站20个以上,实现重点应用区域5G-A全覆盖、企业园区5G网络深度覆盖;实施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实现主城区5G轻量化规模覆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二是加快“千兆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千兆光网提速计划,规模化部署10G-PON端口,到2027年10G-PON端口数达到2.5万个以上,互联网网络性能和应用服务能力显著改善。(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政数局、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三是打造先进算力网络。对标“东数西算”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要求,支持运营商加快推进集数据存储和算力资源于一体的智算中心建设,到2027年智算规模达2.5PFLops,全面提升多领域多行业应用场景算力需求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通发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三、保障措施
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纳入市政府月工作调度,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相关市领导为副召集人、相关单位和地方为成员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市经信局牵头,市政数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招商服务中心、市高新区等相关部门配合,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扎实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推动制造业全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全力争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数字化经济专项、中小企业上云券(算力券)等财政资金支持。申报争取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激励引导全市中小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积极参加“5G+工业互联网”大会、“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湖北区域赛等活动,多渠道宣传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