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27499 主题分类: 科技;对外经贸合作 发布机构: 市招商服务中心 发文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08:45:00 文  号:潜政办发〔2025〕11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16:00:00 名  称: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

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各管理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清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6月19日



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作任务清单

工作重点

市目标

任务

序号

市工作举措

工作

时限

产业生态招商

传统产业延链升级,各产业链2025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

1

1.石油化工。聚焦“减油增化”延链方向,重点招引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功能性助剂等精细化工项目,推动原油加工向中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打造“原油炼制-精细化工-新材料应用”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潜江高新区)
2.
盐化工。依托地下盐卤资源优势,重点招引盐碱综合利用、氯碱深加工、钠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推动盐化工与新能源产业跨界融合,形成“盐卤开采-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3.
纺织服装。以户外服饰加工优势为基础,依托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巩固优势长板;支持本地企业开展自主设计研发,增强品牌竞争力;针对服装面料、针织产品、高端商务男装等薄弱环节开展专项补链行动,引进关键环节企业,完善“设计研发-智能生产-品牌运营”产业链。(市经信局)
4.
铝基新材料。推动出台《潜江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专项扶持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编制《50万吨铝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构建“原材料-高端加工-终端应用”发展路径,招引延链补链项目,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市商务局)
5.
智能家居。瞄准智能家电、全屋智能、节能建材等方向,加强智能家居技术研发及应用场景拓展,重点招引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控制模块、节能门窗等配套项目,建设智能家居体验中心与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构建“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场景应用”的智能家居全链条。(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5

12

产业生态招商

新兴产业锻粗壮骨,各产业链2025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

2

1.战略储备。紧盯央企、国企,重点招引盐穴压缩空气储能、LNG调峰储备、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等项目,合作共建战略储备基地,建立“储备设施建设-能源深加工-循环利用”产业生态,提升区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产业附加值。(市发改委)
2.
电子化学品。建立上下游企业名录库与技术需求清单,注重龙头企业链式招商作用,鼓励引荐合作伙伴、配套项目及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落户,构建“龙头引领-配套集聚-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市科技局)
3.
高端装备。聚焦智能测控、石油装备、石化设备等细分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重点招引汽车零部件、石油钻具、石化装置等关联项目,构建“关键部件-整机集成-智能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市财政局)
4.
光电材料。聚焦器件模组、光学镜头、特种光纤等细分赛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招引光通信器件、新型显示模组等补链项目,打造中部地区光电材料聚集区。(市招商服务中心)

2025

12

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各产业链2025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

3

1.小龙虾深加工。明确下游高附加值环节招商方向,重点招引小龙虾冷链物流、包装材料、餐饮连锁、甲壳素衍生品研发、虾壳虾头综合利用等配套项目,精准招引小龙虾主题旅游、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关联项目,构建“养殖加工-冷链物流-终端消费-废弃物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市农业农村局)
2.
生物医药。聚焦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服务等领域,重点招引医药中间体、诊断试剂、医用敷料等补链项目;积极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成果转化,打造“中药材种植-原料药生产-制剂研发-医疗服务”大健康产业链。(市卫健委)
3.
绿色食品。立足我市农产品资源,重点招引速冻调理食品、休闲零食、功能性食品等深加工项目,引进食品相关智能包装、冷链物流、电商运营等配套企业,打造“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产业链。(市市场监管局)
4.
农业微生物。聚焦微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农用益生菌等领域,建立农业微生物菌种库与技术需求清单。重点招引秸秆微生物降解、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土壤修复菌剂项目,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农业微生物研发中心,推动“菌种培育-制剂生产-农业应用”产业生态打造,建成长江中游农业微生物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局)

2025

12

产业生态招商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各产业链2025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

4

聚焦固态电池、低空经济、氢能源、人型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提前布局前沿领域,系统策划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在固态电池电芯制造、机器人核心感知部件等“卡脖子”关键环节率先发力,推动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服务中心)

2025

12

应用场景招商

农业现代化应用场景招商,2025年招引产业项目2个以上项目

5

梳理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围绕智慧农业、冷链加工、农旅融合等方向,策划招商示范项目,形成《潜江农业招商场景清单》,定向推介;梳理目标企业,重点对接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冷链物流企业,开展“一对一”招商。(市农业农村局)

2025

9

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招商,2025年招引产业项目10个以上,确保潜江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

6

聚焦技改升级、节能降耗、工业物联网等方向,支持企业实施设备更新、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及“以旧换新”工程,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同步谋划招引一批高端装备、工业互联网、节能设备等关联应用场景项目。(市经信局、潜江高新区)

2025

12

应用场景招商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确保2025年招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各1

7

1.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提质。重点发展电商服务、智慧城市、智能云仓等细分领域,通过培育数字化服务平台、引进专业服务机构等方式,构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市发改委)
2.
聚焦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以楼宇经济专业化运营、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为抓手,通过优化空间规划布局、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引入品牌商业运营机构等方式,打造集商务办公、休闲消费等于一体的城市生活新载体。(市商务局)
3.
深挖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依托水乡园林生态底色与楚文化底蕴,以“吃龙虾、看话剧、演芈月”等特色IP为核心,打造“线上流量导入-线下场景体验-产业跨界联动”的文旅融合发展闭环。(市文化旅游局)

2025

10

拓展多应用场景,确保2025年招引数字经济、能源项目各1

8

1.强化能源产业场景布局。紧扣“打造华中地区能源安全保障区”战略定位,统筹推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并动态更新能源项目库;依托江汉油田盐穴资源禀赋,以王场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打造绿色能源循环利用零碳园区,聚焦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市发改委)
2.
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场景。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载体建设,通过政策引导、生态培育等方式,吸引数据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领域优质企业集群入驻,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市城发集团、市政数局)

2025

10

要素储备
招商

形成资源要素库,汇编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相关政策

9

1.建立涵盖土地、矿产、能源、物流及园区主要生产要素的“资源要素数据库”。(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2.
统筹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汇编形成产业政策包。(市发改委)
3.
整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市政府办金融科)

2025

9

要素储备
招商

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人才需求库,建成1个以上“政企学研”联合培养基地

10

1.建成重点产业的英才、俊才、专才、匠才四库,做好已有人才服务保障。(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
2.
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加强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定向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2025年定向输送20名以上适配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劳动力搭建桥梁。(市人社局)

2025

9

建立企业需求服务响应机制,持续推进“6411”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

11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审批少、效率高、服务优”的一流营商环境。(市发改委)
2.
建立健全企业需求服务机制,精准对接招引企业洽谈、手续办理、建设、投产等不同时期和各环节的需求,及时回应协调解决。(市政数局)
3.
落实“6411”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坚持做好会商研判,聚焦项目建设,按照“单周会商研判、双周现场调度”模式,推进建设;优化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机制,健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潜江高新区)

长期

高端科创
招商

强化科创招商底盘,成立1个以上的科创中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个以上

12

1.持续推进“1+N+M+L”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市校联动,谋划共建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反向飞地”“逆向创新”模式,在深圳、武汉、苏州等地建设离岸科创中心,支持企业建设异地研发机构;加大科创孵化机构建设,新建1家以上基础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或省级众创空间,争创1家高能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市科技局)
2.
优化潜江科创中心运行和管理模式,完善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功能,力争年内引入3家初创企业或项目、科技服务机构。(市科技局、市高新集团)
3.
实施“高企提升”计划,建立新物种企业遴选机制,形成系统性培育库;围绕我市13条重点产业链,发挥科研机构公关能力,建立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库,推动我市产业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长期

楚商回乡

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家以上,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13

分类建立楚商信息、楚才名录、校友资源、上市企业“四库”,不断完善《我是潜江人》信息、广聚楚商资源,夯实信息基础。(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工商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政府办金融科)

2025

7

14

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涵盖招商招才、企业招聘、回乡走访等。(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人社局、各产业链招商专班)

2025

12

15

紧密搭建与京津冀、武汉、长三角等区域湖北、潜江商协会的长效沟通桥梁。围绕石油化工、光电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常态化开展招商推介、项目对接等活动。(市政府驻外机构、市驻点招商专班)

2025

12

创新平台
招商

2025年通过平台招引3个以上产业项目

16

深化与中伦、粤海、华美、夷宸等外部招商平台合作,探索“平台+产业链”“平台+以商引商”模式,拓展渠道、共享资源,每月举办1次线上产业信息互通会,每季度组织1次线下对接会,实时同步政策资源与企业投资意向,为精准招商提供数据支撑;积极策划线上云招商直播、虚拟展厅等活动,全方位展示潜江产业配套优势,借助平台网络实施“以商引商”。(市招商服务中心)

2025

10

整合国有资本,搭建和完善潜江高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和运营框架

17

1.在潜江高新区试点“管委会+公司”模式,明确公司股权架构,完善投资部、招商部等内设部门设置,强化市场化招商保障措施,确保招商公司正常运转,补齐产业与要素连接服务功能。(潜江高新区)
2.
各市属国企分类协作,依托自身优势开展靶向招商。其中:市城发集团力争引入大数据产业园、低空经济、城市综合体开发等产业项目3个以上;市农发集团力争引入现代物流、冷链仓储、文化旅游、科研创新等产业项目3个以上;市江汉投公司、市高新集团力争通过股权直投方式引入新质生产领域项目2个以上。(市国资委)

2025

10

运用好资本招商,成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科创基金3只以上,以基金招商引进项目3个以上

18

1.按照“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力量参与”的原则,设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和科创基金,同时推进国有企业自有资金股权直投工作。产业基金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疗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并购基金联合省级国资,围绕晶瑞电材等上市公司延伸产业链。科创基金依托科创中心,联合湖北大学、华南理工诱导发光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基金+产业+园区”生态。(市国资委、市高新集团)
2.
出台基金管理制度,明确投资方向、运作模式、风险控制等内容。探索“基金+招商”联动,对接长江产业基金、长江资本、基石浦江等机构,力争通过以投带引的方式引入项目3个以上。(市高新集团、市江汉投公司)

长期

备注:各工作举措括号内为责任单位,责任单位2个及以上的,排名第一的是牵头单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