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潜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潜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7月2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潜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潜政发〔2020〕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依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在2017年,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通知》,加强了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推进潜江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2019年12月9日,胡春华副总理出席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气象强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2019年12月27日,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出了基本遵循、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潜江高质量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9〕28号)要求,结合潜江实际,2020年7月28日,市人民政府出台本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是工作措施,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总体要求解读
《实施意见》指出,坚持趋利避害、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的原则,以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为目标,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抓手,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质效,助力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彰显,城乡气象服务能力增强,气候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水平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装备保障能力、人才队伍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保障有力。相关指标达到湖北省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目标值。
(二)工作措施政策解读
《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五大体系建设,14项具体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重大风险能力。包括: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纳入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开展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统筹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中心,联合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加快推进潜江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工作,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气象预报的精准性和预见期,最大程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加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强化粮食和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做好主要粮油作物全生育期服务,开展个性化、直通式农业生产全过程气象服务,开展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积极创建小龙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作物品质提升、病虫害防御等为农气象服务。开展潜江虾稻、潜半夏等“气候好产品”认证,争取气候品质认证标志。推进“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等生态气候品牌创建,助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强化生态保护气象保障服务,加强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协同观测。挖掘利用气候资源,开展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评估。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标准化和作业装备自动化建设,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实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重点水源区水资源保护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提升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和民生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强化智慧城市气象服务,提高城市气象智能观测、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分区预警能力,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民生气象服务,开展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多元化公众气象服务,强化融媒体气象服务,拓宽公众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开展气象信息精准推送、服务需求实时跟踪等个性化智慧气象服务。推进重点行业气象服务,推进气象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针对关键行业、关键地区,部门协同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发展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服务业务,增强重点行业领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气象技术装备工程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现代化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气象科技项目,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协同发展。
三、《实施意见》落实的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资金投入、强化人才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各区镇处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将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关政策: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