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繁體   |  登录  |   注册

热门搜索:

曹禺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在天津出生。曹禺先生是蜚声中外文坛的杰出戏剧家。他的剧作以其富于民族特色的戏剧风格,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员。他的剧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与广大人民群众命运息息相关的艺术生命力。他的剧作久演不衰,百看不厌,尤其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优秀剧目成为中国近百年文学艺术的经典,成为现代戏剧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曹禺先生以他毕生的奋斗为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戏剧赢得了世界声誉。

  一、小戏迷

  曹禺的父亲是一个旧时的军官,家境比较宽裕,继母是个戏迷,在这样的家庭中,曹禺成了个小戏迷。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在天津小白楼的万家公馆里,祖母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家宝。家宝出生三天生母病死,她的姨妈成了他的继母。继母是个戏迷,没有她不爱看的戏,什么京戏、评戏、河北梆子、京韵大鼓、文明戏……她都爱看,家宝才3岁,继母就抱着他到戏园子里听戏。稍大些,就跟着继母站在凳子上看,一阵锣鼓声后,在悠扬的胡琴声中,俊美的青衣出来了,大花脸出来了,紧张的对打,令上目眩神摇,看得他目瞪口呆。再长大些,他也可以坐着看戏了,戏园子里熙熙攘攘,卖糖的、卖烟的、倒茶的,这一切都不能干扰他,他真的入戏了。

  家宝的模仿力很强,看完戏回来和小伙伴们学着戏里人物的动作和唱腔演起来,有时候自己编个故事来演。在继母的熏陶下,家宝成了个小戏迷。

  二、大学生活

  三年的大学生活,曹禺在张彭春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戏剧作品,并参加新剧社的演出活动,改编外国著名戏剧作品,萌生了写剧本的想法,从此步入戏剧创作生涯。

  1928年6月,曹禺作为南开中学第21届毕业生,结束了中学时代的生活。9月,被保送进了南开大学。在南大的日子里,他曾参加过话剧《娜拉》等的演出,改编了英国作家高尔期华绥的剧本《争强》,还翻译了外国剧作《冬夜》和《太太》。

  1929年12月,张彭春老师赴美之前,把一部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赠送给他。他把这部书视若珍宝。当时他的英文水平还不能熟练地阅读和赏析原作,他是翻着字典,凭着毅力,把它啃下来的。这次潜心地攻读,使他对易卜生的剧作心领神会并为之倾倒。

  伴随着日渐浓烈的兴趣,他的戏剧视野也扩展开来。当时,美国出版的《戏剧艺术月刊》,他每期必读,尤其是轰动美国剧坛的戏剧家奥尼尔的作品,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他。

  三、《雷雨》《日出》问世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该剧本1934年在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上发表后,使话剧界乃至整个文艺界为之震动。《雷雨》的发表和上演,将我国新兴的话剧文学推到一个高峰,为话剧舞台艺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雷雨》这个剧本,他从中学毕业时开始酝酿、构思,一直到五年后大学即将毕业时才正式动笔,经过七八个月的写作和反复的修改才定稿。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生活悲剧。剧本通过鲜明、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继《雷雨》之后,1935年曹禺又写出了《日出》(四幕话剧)。

  《日出》走向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以上层社会和下层人民的鲜明对比,抨击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状,寄托了作者对“日出东方满天红”的希望和信念。

  除了《雷雨》、《日出》外,曹禺还有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剧作,如1936年创作的反映农民反抗斗争的三幕话剧《原野》、卢沟桥事变后写出的大型抗战剧《蜕变》、1940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北京人》、1948年写出的电影剧本《艳阳天》等都是轰动剧坛的力作。

  四、试写新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担任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激发了曹禺极大的创作热情。

解放初,他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深入生活,对那里的人和事作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积累创作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54年7月,曹禺写出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剧作《明朗的天》。在探索表现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时代生活方面,作了一次新的尝试。

  1960年8月,他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写出了《胆剑篇》,此剧演出的时机很好,正是需要振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时刻,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各地报刊发表评论文章50来篇,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

  1961年初春,周总理同文艺工作者座谈,希望曹禺能反历史题材而用之,写一个具有新意的王昭君。当年夏天,曹禺就到内蒙去参观访问,体验生活,为《王昭君》的创作搜集资料。由于历史的原因,《王昭君》的创作搁置了17年,1978年11月《王昭君》创作成功。搁笔十余年之久的曹禺,于10年浩劫之后写出新作,一时传为美谈。剧本一公演,便接连收到朋友们及读者、观众的热烈祝贺,吴祖光先生的贺诗写得有声有色,感人至深。其诗曰:“巧妇能为无米炊,万家宝笔有惊雷;从今不许昭君怨,一路春风到北陲。”

  五、七十高龄渡重洋

  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了祖国文艺事业的繁荣,曹禺以70岁的高龄,远渡重洋,甘当一名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980年,曹禺出访英国,英国的斯特拉福莎士比亚的故乡,的确对曹禺具有一种诱惑力。在这里他参观了莎士比亚的故居和纪念馆,观看了《奥赛罗》的演出。曹禺的一生都迷恋着莎士比亚,想不到自己70岁来到这里瞻仰他的故居、他的遗物,看到各国的莎剧版本,这些使曹禺感慨万千。

  2月4日至7日,应法国外交部邀请,曹禺到巴黎作了短暂的访问。在巴黎,他和国际戏剧协会秘书长让达尔维特进行会谈,他表示希望中国能参加国际剧协,以便同各国戏剧界进行更广泛的艺术交流。1984年法国总统密特郎授予曹禺先生最高军团荣誉勋章。

  1980年4月,曹禺第二次访美。在美国访问期间,他出席了大大小小的会议,会见了许多美国友人。最使他难忘的是在纽约观看《北京人》和《日出》的演出,观看后他激动地说:“演出好极了!这次演出是美中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

  六、魂牵梦萦故乡情

  曹禺先生晚年,总想回到他的父辈出生的土地上,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病魔缠身,没有实现。但多年来他密切关注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家乡倾注了满腔热忱。

曹禺先生深深地眷恋着故土,早在1984年秋,他写了“明月故乡晓钟,远隔千里心同,今日不知何处,犹在相思梦中”的诗句,让人领略到一种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情愫。他还特别关心家乡的发展,1983年当潜江生产的园林青酒在北京荣获国家金奖时,他欣然题词:“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1984年元月潜江花鼓剧团进京汇演,演出《家庭公案》,曹禺先生观看演出后,走上舞台祝贺。剧组演员见是自己敬仰的曹老来了,激动得眼里闪着泪花,曹老的眼眶也湿润了,他放开嗓子喊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1988年初夏,潜江撤县建市,曹禺先生又题词致贺:“添水乡异彩,建盐都新城。”

  1989年夏,潜江花鼓剧团酝酿着把曹禺先生的《原野》改编成地方花鼓戏搬上舞台,曹老得知后,倍加关心和鼓励,他说:“我们潜江人能干,一定会成功的。今年秋天,我回家乡观看演出。”

1989年10月,潜江市的“曹禺著作陈列馆”即将落成开馆,市委、市政府请曹老在金秋之际回乡参加落成典礼。

曹老因病住进了北京医院,不能返乡,决定托夫人李玉茹和爱女万方代他前往故乡一行,并即兴写出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我是潜江人》。

  1990年8月,曹禺陈列馆的三位同志曾代表家乡人民到北京医院407号病房去探望曹老。

  1996年12月13日凌晨3时55分,曹禺先生在北京安然辞世,享年86岁。

  12月27日上午,首都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一代戏剧大师曹禺送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献了花圈。李瑞环、尉健行、丁关根、李铁映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大会。

  噩耗传来,家乡父老无不为之哀痛。当日在京的市领导前往曹老家中,以潜江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敬献了长达20米的巨幅挽联,上写着:“巨星陨落雷雨一声惊原野,洪范永存荆楚千年忆章华。”表达了百万乡亲对曹禺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怀念。

  半年后,位于潜江森林公园中央的“曹禺陵园”竣工。1997年5月28日,潜江市隆重举行了“曹禺骨灰安葬暨曹禺陵墓揭幕仪式”,上千群众前往悼念。潜江人民将曹禺的骨灰接回故乡、安葬故土,使这位远游的儿子终于回归魂牵梦萦的故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