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三周是中国减盐周,“915”减盐宣传周就是要向公众宣传“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我们在说盐时,其实是在说盐里的钠。钠是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必要营养素,但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儿童,减少钠摄入都可以降低血压。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为10.5克,是推荐量的两倍多。减盐,势在必行。
减盐,也是一个技术活。研究表明,减少食物中15-30%的盐含量,往往不会被察觉。我们的味蕾是有适应性的,一般一两个月就能适应更清淡的食物。所以,减盐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今天就告诉大家几个减盐小妙招:
1.学会量化。使用限盐勺、限盐罐,了解每餐用盐量,做到心中有数。
2.烹饪时,减少盐、味精、酱油、豆瓣酱等钠盐高的调味品用量。用葱、姜、蒜、辣椒等来提味。出锅前再放盐,盐少味更足。
3.使用低钠盐。但要注意肾脏病人、高钾血症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的患者不能吃低钠盐。
4.学会看营养标签。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看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就表示含盐量的高低。购买时,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在食物中,钠含量超过0.6g/100g的食物被称为高盐食品;0.1-0.6g/100g的是中盐食品;低于0.1g/100g的是低盐食品。
5.小心看不见的盐。像面包、挂面、话梅、薯片、奶酪等食物中都含有盐。
6.烹饪方法多样,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
7.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有条件的尽量选择低盐菜品。(李菁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