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本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也不能通过皮肤直接传播,主要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径传播。霍乱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数小时至5天左右。多数为2~3天,人群普遍易感。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以轻型病例较为多见,并存在带菌者。另外,不产生霍乱毒素的毒株,通常不致病或症状较轻,可导致腹泻散发病例。
目前,霍乱在我国的预防控制措施和诊断治疗手段都较为成熟,可防可控可治,广大群众不必恐慌。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请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疾病,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