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读:六稳六保

什么是“六稳”“六保”?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六稳”“六保”提出背景?

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六稳”是在2018年7月。当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六稳”的发力下,我国经济很好地抵御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六稳”“六保”二者什么关系?

二者统一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二者指向一致,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但着力点有所差异。“六稳”坚持结果导向,立足于增长又里实现稳中求进。稳经济就要从决定经济发展的各个变量入手,稳住每个变量。“六保”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经济主体实现稳中求进。疫情冲击下,必须保住各类主体:在家庭部门,就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在企业部门,就要保市场主体。在政府部门,就要保基层运转。在国外部门,就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粮食和能源安全是经济循环的基本条件,也是必须保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