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1—8月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关于2017年1—8月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

进展情况的通报

按照市政府安排,9月初,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对2017年度实事办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15件,总筹资额为27.74亿元,同比增加 15.79亿元,增长132%,其中:上级资金4.32亿元,市级投入资金13.49亿元(市级投入占总投入49%,其中:市财政资金2.14亿元、市城投资金11.35亿元),地方和社会自筹资金9.93亿元。市政府及其部门高度重视,严格按照《2017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截至8月底,15件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顺利,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进展情况

)精准扶贫。

2017年目标任务是筹资1.8亿元,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贫困村出列8个,脱贫13341人。截至八月底,全市共筹集扶贫资金1.2亿元,其中:中央1426万元,省级134万元,市级配套4046万元,市级整合资金6419.31万元。截至目前,8个出列贫困村75个项目中已完工28个,已完成招投标45个,其中:已动工的有40个、未动工的有5个,剩余2个尚未开始启动。

一是发放特色种植养殖财政补贴,今年第一季度已发放补贴资金282万元,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季度的申报审批工作;二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全市有948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了保障教育资助,资助金额708.72万元三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共开展培训117期17062人次全市贫困劳动力共有26115人实现就业创业;四是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贫困户发展生产,截至8月底共发放154笔1030.5万元;五是健康扶贫工程救助贫困户35333人次,减免、补偿和赔付金额1786.1941万元;六是开展救助责任保险,出资50.3万元继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救助责任保险,对贫困户意外医疗费用给予补偿;七是落实兜底保障农村低保标准从去年的3804元/年提高到今年的4188元/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去年的7008元/年提高到今年的7608元/年。

)保障性安居工程。

2017年建设任务为完成垦区危房改造3879城市棚户区改造1500套、潜江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五厂”货币化安置640户。截至目前,城镇棚户区新开工1059套(荆楚加油站320套、银海棉业500套、货币化安置239户),占任务总量的70.6%;潜江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五厂”货币化安置已拟定工作方案,下一步将抓紧实施;垦区危房新开工3007户,占任务总量的77.5%,其中:总口管理区1100户,白鹭湖管理区251户,运粮湖管理区25户,后湖管理区1293户,熊口管理区300户,周矶管理区39户。

(三)污水处理厂建设。

2017年度目标任务为筹资3.5亿元,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和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1.潜江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该项目于2016年6月立项,用地面积78.44亩,建设规模为一期工程2万立方米/日,远期处理能力达到4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后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07亿元,于2017年3月21日开工建设,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桩基,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常规设备、核心设备完成设备选型、价格确定工作,目前进入正式采购阶段,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7200万元预计9月30前土建工程全部完工,构筑物设备基本安装完毕,生化池设备完成70%

2.南部园区污水处理厂。该项目总投资5290.98万元,于2017年3月30日正式签订合同,已经完成投资2100万元。项目办公室临建、工人宿舍临建、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材料加工区、地基处理和原有藕塘及排水沟清淤等工程已完成,施工进度完成30%。

3.集镇污水处理厂。今年必须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张金、熊口、老新、龙湾、运粮湖、白鹭湖等6个地方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三通一平”前期工作,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施工。

(四)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2017年度目标任务筹资1.27亿元,完成南门河1号湖驳岸加高及南门河1、2、3号湖清淤工程一支渠、二支渠、五支渠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截至8月底,南门河1号湖驳岸加高及道路黑化工程已完成;一支渠清淤项目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截污;城南河清淤项目正在签订施工合同协调淤泥消纳临时场地,潜阳路至红梅路截污已完成;南门河1、2、3号湖清淤、三支渠污水管网建设正在进行施工设计;二支渠、五支渠黑臭水体整治已基本完成,沿线部分桥梁、涵闸的改造、重建施工,污水管安装及沿渠景观改造等合同外新增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五)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

1.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17年城乡环境项目建设任务为新建14座中转站、改建3座垃圾中转站、新建4座固定公厕,购置6座移动环保公厕、杨市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项目。截至8月底一是已完成保驾路、袁光路南延、徐台闸、潜江经济开发区和广华寺办事处5座垃圾中转站,保驾路、徐台闸和袁光路南延3座公厕建设任务,同时完成竹根滩镇、熊口镇、总口管理区、张金镇4处压缩设备设施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了6座移动公厕的采购安装。二是火车站大型公厕基建已完工,将于11月上旬投入使用;完成园林办事处梅嘴、张金镇垃圾中转站2座及1座公厕的选址、设计、造价等工作,于9月上旬招标启动建设,预计在11月底前可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周矶办事处、熊口管理区、龙湾镇、渔洋镇等地4座新建压缩站选址,相关设计、财评等工作正在进行;三是杨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于8月25日正常投入使用。

2.环卫设施购置情况。2017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购置环卫机械设备60台套及配套果皮箱、垃圾桶。目前,已购置推土机1台、快速保洁车20台8T冲洗车4台16T抑尘车3台3T冲洗车1台投入资金536.6万元环卫机械化车辆设备已投入运行;另外4台3T挂桶车、2台2T收集车、2台8T移动压缩车、2000个塑料垃圾桶、400个果皮箱、50个勾臂箱、1台8T移动压缩整理箱、1台大型扫地车、5台8T洗扫车正在挂网招标,预计9月底前可全部购置到位,投入运行。

3.农村生活垃圾综合统筹治理推进情况2017年实行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按年初计划对各地村组保洁员实行补贴,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综合统筹治理。一是实行农村垃圾收运市场化。与市场化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201711日全面实施,服务费单价92.8/吨,公司负责垃圾清收、压缩、转运,日转运垃圾约190吨;预计2017年收运服务费678万元。二是落实村组保洁队伍。按照每个村配2名公共保洁员、每80户配1名村组保洁员标准,对全市22个区镇处分布的403个行政村、3111个组共配备农村卫生保洁人员3117人,市财政按3600/人的标准,为各区镇处农村保洁员工资进行财政兜底,共计1122万元。已预拨2017年元至9月份补助资金842万元。

(六)民生交通工程。

今年,民生交通工程主要任务是筹资1.285亿元,改造县乡公路100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座。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9590万元。

1.县乡公路改造。启动县乡公路改造87公里,其中已完工里程75公里,占年度计划的75%,开工在建1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750万元。

2.农村公路建设。通村公路开工建设里程77.46公里,其中已完工里程74公里,占年度计划的73.98%,开工在建3.4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220万元。

3.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已完工3座(高石碑鸭棚桥、张金巩心桥、竹根滩杨林电排河桥);开工在建7座,分别是:周矶茭芭中沙河桥、周矶李塘中沙河桥、张金肖场三支渠二桥、熊口林场中沙河桥、渔洋荆安桥、浩口电排河桥、泰办事处葛柘桥。累计完成投资620万元。

(七)“绿满潜江”建设。

1.人工造林。我市2017年造林绿化任务30000亩,其中:村庄绿化10000亩、其他造林20000亩。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9777.82亩,其中:宜林地与无立木林地13888.36亩、通道绿化1788.62亩、村庄绿化24100.84亩,占市下达计划任务30000亩的132.6%,占省下达计划任务9000亩的442.0%。完成义务植树168.3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3.2%。

2.公园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园林工业园区道路绿化、杨市食品产业园翰林路绿化、立交桥互通景观区续建项目、立交桥收费站以南景观项目已完工。楚商林已完成征地、土方回填、试验段项目及园林景观工程招标等工作。

3.园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建设总面积为242.8亩,需栽植苗木14127株。截至目前,完成征地拆迁65亩,栽植苗木320株,剩余土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及民调工作。

(八)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的任务是筹资7600万元,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其中扶持新增创业3000人,带动就业7000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创业4657人,占年计划3000人的155.23%;带动8242人实现就业,占7000人计划的117.74%。其中个体创业3705人,带动4719人就业;创办企业952家,吸纳3523人就业;开展创业培训59期3174人。共筹集资金2768.68万元用于创业扶持,其中创业担保贷款2099万元,培训补贴416万元,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信息化网络建设210万元,困难人员及大学生一次创业补贴2.2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8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1.48万元,生态龙虾城、烹饪实训基地、众创空间及大学生创业示范孵化基地建设22万元。

(九)“健康潜江”工程。

今年的任务是筹资4340万元,实施“健康潜江”工程,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1.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70743份,建档率达94.3%;完成居民健康体检673897人,诊疗记录上传245.8万余次;老年人规范管理87446人;高血压规范管理75199人;糖尿病规范管理15730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4124人;肺结核规范管理185人;孕产妇规范管理3371人;0-6岁儿童随访管理29910人;预防接种183242针刺;卫生监督协管巡查2287次,信息上报1100次。

2.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合7个市级医疗机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区镇处医院(卫生院)和378个村卫生室,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176个,各基层医疗机构选派741名医护人员及876名村医、市直医疗机构选派32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七类重点人群”签约140914人,残疾人签约2591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321人,全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签约6918人,普通人员60354人;其中“七类重点人群”提供体检免费包9768个,个性化服务付费包273个。

(十)文化体育惠民活动。

今年的任务是送戏下乡100场、送图书30000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补助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活动、市民体育中心向社会运营开放、配送体育健身器材、农民健身工程、文体广场建设、送电影下乡活动。

截至目前,完成送戏下乡86场,送图书17500册,送电影下乡111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及市民体育中心向社会运营开放工作已全面落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活动等工作已启动;省级配送体育健身器材150套工作进入开标阶段,首批采购器材小套70套,大套10套,室内健身器材7套,农体工程40套,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体育器材正在进行安装。

(十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筹资1.8亿元,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分5批次完成。

目前已完成投资9960万元,占度投资计划的55.3%。一是下户线工程项目总投资2190万元,于2015年申报项目,2017年批复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二是2017年贫困村通动力电第一批项目126个单项工程,投资3810万元,已完成投资2700万元。三是2017年井井通电第一批项目156个单项工程,投资1600万元,已完成投资近1360万元。四是2015年新增第四批结余资金项目51个单项工程,估算投资3138.78万元,已完成投资近700万元。五是2017年井井通电第二批项目553个单项工程,投资6800万元,已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

(十二)残疾人民生保障工程。

今年的目标任务是筹资1278万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和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

1.残疾人“两项补贴”。元-8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共申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12371 人,申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104人。目前,已发放元-4月补贴资金468万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2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7万元,5-8月补贴资金待社会工伤保险、社会救助补贴等相关信息比对后再行发放。

2.0-6岁贫困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程。截至8月底,已完成0-6岁贫困残疾人康复训练53人(次)。正在参与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共有81名,其中:在省残联定点机构的本市康复机构潜江康复医院继续做康复训练有54名,在省残联定点机构的武汉艺萌等外地康复机构继续做康复训练有27名。

(十三)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2017年度目标任务是筹资8000万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包括新建泰丰中学,新建、维修教学及辅助用房3万余平方米和食堂、宿舍等生活用房1万余平方米;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添置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等。

1.工程进展情况。截至8月底,共筹措到位资金4108万元,其中:中央省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862万元(中央507万、省355万);“全面改薄”中央专项资金2586万元(第一批),市政府组织捐赠660万元用于泰丰中学建设(楚才楼)。2017年第一批工程共安排24个项目,已开工项目18个(目前已完工10个),剩余6个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

2.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该项目已全部完工。

(十四)城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

今年的任务是资8700万元,用于现状图测绘、项目地勘、施工设计、工程预算等前期准备工作;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项目园林办事处、泰丰办事处背街小巷道路、排水设施改造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亮化工程

1.完成2017年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建设项目的地形图测23个、地勘23个、施工图设计34个,图纸审查34个,工程预算23个;

2.已完成印刷厂小区道路及下水道改造和竣工验收工作;

3.完成棉纺厂小区项目1970米下水管网埋设、道路工程9154平方米、人行道工程4318平方米;

4.完成大桥村污水管铺设1610米,浇筑道路916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2800平方米;

5.启动东风路人行道升级改造,现已完成东风路西段道路两侧施工护栏设置,清除表面破旧老砖14895余平方米,开挖、支模、浇筑综合管沟1800米,完成人行道砖铺设6845平方米;

6.启动建设街东段人行道升级改造工作,清除表面破旧砖块4800平方米,开挖综合管沟490米。

(十五)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

1.放心蔬菜工程。一是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蔬菜技术培训18场,培训1500人次,订购发放蔬菜专业书籍2400册。编写印发技术资料10期,平均每月对每个规模蔬菜基地指导4次。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强化特色蔬菜基地建设。按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新建蔬菜基地总面积15000亩,其中积玉口借粮湖莲藕基地建设面积8000亩、高石碑茭白基地2000亩、竹根滩蔬菜基地1000亩、龙湾郑家湖薯尖基地580亩(钢架大棚350个)、浩口设施蔬菜基地50亩(钢架大棚47个)、王场黄湾供藕基地建设200亩、高石碑灰台供港蔬菜基地1000亩等。三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全面安装杀虫灯、悬挂诱虫色板,蔬菜的用药量正在逐步相对降低。有85%规模设施蔬菜基地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四是加快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市级蔬菜抽检样本5600个,检测合格率99.8%。

2.放心肉工程。一是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对各地政府及各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责任履行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监管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对未落实相关制度要求的6家屠宰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同时,联合执法行动查处了私宰滥屠窝点4处5户、市场销售“两两证”不全猪肉6起。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已印发宣传单800份,并通过广播平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市“放心肉工程”的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目前,软硬件建设已全部完成,硬件测试已完工,追溯平台系统已经运行,软件调试已完成,基地用户培训已完成。

4.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档升级。一是开展调查摸底,按照食品种类,全面摸清全市食品加工小作坊底数并建立了档案。二是制定标准,为有效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行政许可工作,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档升级,通过反复调研,制定《潜江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目录(第一期)》。三是加强监管。今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875人次,专项治理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419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19份,并查封设备设施1套。四是防控风险,制定了《潜江市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计划》,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靶向抽检,防范控制风险,规范生产加工行为。截至8月31日止,共抽检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样品247批次。

5.“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一是按照“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标准和要求,全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连锁店全部建立和完善了商品质量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二是严把质量关,所有放心粮油店销售的粮油产品全部具有QS质量认证标识,全部建立了台账,并与配送中心签订了经营管理责任书,确保经营粮油质量合格。三是加强对月度、季度监督检查,确保放心粮油经营活动规范有序。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放心粮油连锁店累计销售粮油总量达5970吨、销售额近2000万元。配送中心共计完成配送7780吨,销售额达2950万元,配送量、经营效益居全省县级配送中心前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工作需进一步强化推进。

一是项目建设需进一步提速。8个出列贫困村75个项目中还有7个项目尚未启动

二是驻村帮扶作风不实。部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力量,有的工作队员则是单位的“闲人”,也有驻村干部只见名字不见人等情况,导致“走读”现象普遍,对贫困户情况掌握不清楚、帮扶措施不精准、帮扶效果不明显、脱贫程序不规范、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

(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需进一步提速。

一是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张金、熊口、老新、龙湾、白鹭湖、运粮湖、竹根滩今年必须完成建设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施工,但距离年底只有不到4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需进一步提速

二是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建设。南部园区污水处理厂由于投资方不愿投资建设管网项目,而拆分为两个项目进行建设,配套管网项目预计2018年3月才能竣工,导致配套项目工期滞后污水处理厂项目。王场工业污水处理厂启动迟,9月份才能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有难度。

(三)园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止步不前。

潜江经济开发区生态隔离带一期建设任务应为242.8亩,因土地协调落实较迟,错过栽植季节,目前只完成南侧栽植40亩,栽植银杏、水杉、广玉兰、女贞等树种2000多株,距离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工作进展不平衡。

由于第二批中央专项资金尚未下达,致使部分项目难以如期启动实施。同时目前工作进度不快,工作不平衡,需要教育部门迅速成立督办专班,督促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确保建设工期和质量。

(五)城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2017年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项目建设方案》于5月份经市政府批准启动,项目建设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涉及民调工作难度相当大,需要园林办事处及泰丰办事处牵头,市住建、规划、属地居委会等配合,针对项目所涉建筑物拆除拿出拆迁方案,迅速开展民调工作。同时,加速项目前期工程测绘、地勘及施工图设计工作,确保9月下旬能顺利进场施工。

四、下阶段工作要求

从本次督查情况看,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总体顺利,部分实事项目已提前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但存在少数项目由于民调、资金等多种因素影响,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为加快推进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市政府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责任领导要根据责任分工方案,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责任单位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任务量化、责任明确、要求具体。

二是强化督办,狠抓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全面落实“三提高”的标准,倒排工期,抓质量,抢时间,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三是全程监督,持续跟踪。各责任单位要及时掌握实事项目实施进度,对实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切实把好事做好。同时,要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实时更新进展情况,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各界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