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简报第7期

潜江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

 

5月11日、9月10日,省政府先后在洪湖、宜昌召开长江大保护现场推进会,会上王晓东省长对我省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市严格按照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

1.坚持大员上阵,形成工作合力。全省推进长江大保护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会召开后,我市立即启动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相关工作,市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并成立市级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同志任指挥长,分管市领导任副指挥长,分别牵头各专项指挥部相关工作,涉及12个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紧紧抓住主要领导这一“关键少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迅速铺开相关工作。

2.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全面覆盖。工作伊始,市指挥部立即抽调市经信委、环保局、住建委、水务局、农业局、城管局等相关单位业务骨干,派出工作专班,实地勘察、收集整理市域内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结合前期掌握情况,明确十大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责任、时限四个清单,制定15个相应工作方案,特别是针对城乡垃圾和钛石膏堆场问题,市指挥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将亟待解决和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纳入整治范围,以全覆盖、无死角的标准,促进工作落细落实。

3.坚持立查立改,确保取得实效。对发现的问题,全市上下将领导精力、人员队伍、资源要素、组织保障全部向工作一线倾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全力实施大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组织开展了沿江化工企业全面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评估认定制定沿江37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路线图其中规划、区划和安全、环保达标企业15家拟关闭2家,拟转产1家,拟搬迁2家,拟就地改造17家。二是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编制了《县河、莫解渠及杨市六支渠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设计报告》,对县河、莫解渠、六支渠共计152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综合整治,推进了园林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和杨市六支渠黑臭水体渠道疏挖整治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制定了《东荆河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汉南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多个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案,积极推进白鹭湖管理区、龙湾镇等6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按“一场一策”实施了37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四是重点开展非法码头、非法采砂、船舶污染整治。取缔非法装卸码头2处非法采砂码头10处,查封“三无”采砂船只10艘、抽砂沉管3000多米,扣押采砂铲车、挖机8辆;2个港区配置多个真空式收油机,全面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任务,快速推进“专业化学品洗舱站”“防污染公共市政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五是大力开展岸线资源管控。完成了汉江岸线周边的方正装卸、三合建材和金龙造船等企业所有码头、货场、厂房清理整治任务,并同步复绿岸线3公里。六是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了汉江泽口码头、红旗码头水源地保护环境整治,高标准建设了封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景观带。同时,积极推进引江济汉备用水源项目建设七是深入开展企业非法排污和非法排污口整治。对所有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实地勘察,集中力量对发现的29个非法入河排污口和面源污染源明口进行全面封堵。八是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组织人员2300多人次、机械设备410余台套,清运固体废物堆存点140余处,清运生活垃圾1.1万余吨、建筑垃圾1.9万余吨、其他固废2.23万余吨;完成87家危险废物和31家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监管物联网系统年度申报登记。九是积极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座、正在实施1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在已建成6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后湖、高石碑、积玉口、浩口、渔洋和周矶办事处等6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高场、周矶管理区、总口等集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十是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购置了6套移动垃圾压缩设备,3辆垃圾转运车,1台小型便捷式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推进了垃圾雨污分流、垃圾填埋场膜覆盖、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对照其他地市州和单位取得的成绩,找差距、想对策、学经验、提能力,坚定打攻坚战的决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推进十大标志性战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