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年度省级幸福河湖】丨 兴隆河:深入推进河湖长制 促水乡园林碧水长流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42789 主题分类: 水利 发布机构: 潜江市水利和湖泊局 发文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11:42:56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11:42:56 名  称: 【2023年度省级幸福河湖】丨 兴隆河:深入推进河湖长制 促水乡园林碧水长流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第7号省河湖长令开展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要求,近日,省河湖长制办公室组织评选出2023年度省级幸福河湖20个(条)。

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促水乡园林碧水长流  

水乡园林、龙虾之乡,作为潜江市的主要灌溉水源,兴隆河是国家级重点灌区——兴隆灌区的灌溉主渠,通过兴隆闸、兴隆二闸引汉江水,北起高石碑镇兴隆闸,沿汉江、东荆河由西北向东南蜿蜒至周矶街道茭芭村入田关河,全长约38.2公里,设计流量78立方米每秒,实际受益面积约110.92万亩。近年来,潜江市高度重视兴隆河幸福河湖建设,紧紧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总体要求,以持续提升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为建设核心,各级河湖长总动员、全市人民齐上阵,经过多年水利工程建设和综合治理,实现了流域内灌排通畅、水环境良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乡园林生态廊道,有效保障了各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为虾稻产业提供了优质水资源支撑,有效助力了“潜江龙虾,红遍天下”,是潜江市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主要做法

一、坚持生态优先,共同打造“水乡园林”坚持生态优先理念,采取生态护坡新技术,对兴隆河常水位以下采取实心六方块护砌,确保岸坡稳定,有效降低渠道输水渗漏损失,显著提升灌溉供水保障;常水位以上采取空心六方块生态护坡,为河道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提供了通道,利于河道两岸植被生存,块体间预留孔隙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土壤、植被的自净化功能,保证了河流的侧向联通性,达到河畅、岸稳、坡绿的良好效果。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和岸绿景美的要求,每年投入约120万元,组织对兴隆河水杉绿道等开展日常管养维护,形成林水结合、相得益彰的河流管护新格局。如今,兴隆河沿岸绿植繁茂、郁郁葱葱,林草覆盖率在全市河流中首屈一指,形成了林水一体的水乡园林独特风貌。

二、坚持共治共享,深入推进“共同缔造”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兴隆河优良水资源优势,对两岸重点村庄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沿线设置生态驿站,完善光纤小镇文化广场、骑客公园等公共设施,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牌及卫生设施。选聘有社会影响力的热心人士作为兴隆河民间河湖长,常年组织开展河湖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发起幸福河湖保护志愿者暨长江保护法宣传活动,摄制幸福河湖建设纪实专题片,深入社区、街道宣传长江保护法和河湖保护知识,营造爱河亲湖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水利枢纽等骨干工程及兴隆河生态廊道,成功创建兴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内水域壮美辽阔、绿道水杉秀美挺拔,现已成为全省独树一帜的水利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让人民共享先进水文化成果,打造人水和谐宜居新城镇,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各方联动联治,共同守护“鱼米之乡”深入践行“两山论”,围绕兴隆河构建“水、林、路”三网融合的兴业富民生态廊道,水利、交通、林业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兴隆河河道、水杉林带、沿河道路的日常管护,确保兴隆河生态廊道常态高效管理,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发展高效农业创造有利条件。聚焦打击涉水违法违规行为,统筹整合部门执法力量,联合水利、公安、交通、河道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多部门协作、全方位执法的工作格局,共开展车巡198次、船巡25次、巡查1596人次,巡查总里程7590公里,开展联合专项行动11次,在汉江查获非法运砂船舶2艘,行政处罚拆除和没收采砂船2艘,没收违法砂石4000余方,对流域内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切实提升了河湖管理成效。

四、坚制度保驾护航,助力营造“满城虾香”按照流域治水一盘棋思想,健全完善兴隆河流域市、镇、村及小微水体河湖长制体系,除市级河长外,设置镇级河长5名,村级河长25名,民间河长1名,并落实河湖警长和联系单位,并创新建立了河渠管护“三包一”责任机制,将河湖治理管护责任延伸至村民小组,并落实了技术支撑。制定印发《潜江市河湖长制督察制度》等六项基本制度,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根据考核情况向各地通报工作正反面评价,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确保责任落实。依规建立“一河一档”,依规编制“一河一策”,并在此基础上,对兴隆河开展了健康系统评估,科学制定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以持续提升兴隆河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主要目标,提出了兴隆河幸福河流建设的基本思路,制定了实施计划,为幸福河流建设高效开展绘制了精准的路线图、时间表。兴隆河水质常年达标并保持Ⅱ类的优良标准,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潜江市营造“满城虾香”浓厚氛围提供了优质水资源支撑,进一步勾绘出“水网交织、水城交融”的美好画卷。

经验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优先解决河湖突出问题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实抓严河湖长制工作,聚焦“盆”,管好“水”,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编制一河(湖)一策,提出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等,扎实统筹推进落实,让河湖治理与保护成效初显,原来的“短板弱项”变成“特色亮点”,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让河湖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提升河湖长制能效必须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坚持久久为功、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压紧压实河长湖长责任,建立党政领导负责制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形成党政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湖保护格局,各级河长湖长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切实把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走深落实。

建设幸福河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防洪保安、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总体目标,以流域治理和水环境综合提升为抓手,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擦亮生态河湖品牌,全力打造独具水乡园林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样板,让生态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鲜亮底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