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主体增量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管理区,镇人民政府、办事处:
按照《2011年度市场主体增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各地应在2011年11月10日前完成市场主体增量目标。截至11月10日,全市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8573户,占增量目标的107%。其中,发展企业892户,占增量目标的110%;发展个体工商户7561户,占增量目标的107%;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0户,占增量目标的117%。全面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的有17个地方,分别是:高场原种场(251%)、熊口镇(128%)、潜江经济开发区(124%)、竹根滩镇(123%)、总口管理区(123%)、张金镇(119%)、老新镇(113%)、积玉口镇(112%)、高石碑镇(111%)、浩口镇(110%)、园林办事处(109%)、渔洋镇(105%)、广华办事处(104%)、杨市办事处(103%)、西大垸管理区(103%)、周矶管理区(102%)、龙湾镇(100%)。未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的有6个地方,分别是:周矶办事处(99%)、熊口管理区(99%)、运粮湖管理区(98%)、王场镇(96%)、后湖管理区(79%)、泰丰办事处(75%)。
在新登记的892户企业中,注册资本(投资额)在100—500万元的152户,占新登记企业的17%;500—1000万元的27户,占新登记企业的3%;注册资本(金)在1000—5000万元的15户,占新登记企业的2%;注册资本(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4户,占新登记企业的0.4%。
从工作进展情况看,市场主体发展存在二个问题。一是各地市场主体发展进度极不平衡。全市全面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的有17个地方,市场主体发展最快的是高场办事处,发展各类市场主体93户,占年度工作目标的251%。未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的有6个地方,发展最慢的是泰丰办事处,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49户,仅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75%。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少。2011年全市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8573户,其中,企业892户,占新发展总量的10.4%;个体工商户7561户,占新发展总量的88.2%;农民专业合作社120户,占新发展总量的1.4%。在新登记的892户企业中,注册资本(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694户,占新登记企业的77.8%。1000万元以上的仅19户,占新登记企业的2.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今年发展的市场主体中,还是以个体工商户和投资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为主。
按照市政府要求,对存在差距的地方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春节前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将对我市市场主体增量工作进行跟踪督办,对未完成市场主体增量总量目标的地方将予以通报批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