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
按照市政府安排,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当前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255人,其中集中供养1251人,分散供养1004人,集中供养率55%。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16所,总占地面积778.2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房屋1047间,床位1309张。由于全市农村敬老院多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仓库、学校、医院等老房子改建而成的,且一直未进行大规模维修新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院民宿舍破旧、生活用品陈旧、配套设施不全、床位不足等问题。今年,市政府把城乡敬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人大常委会多次视察城乡福利机构,并把关爱农村敬老院和五保老人纳入重要督办事项,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相关市直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积极行动奉献爱心。目前,全市上报敬老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扩建)方案的有15所,可新增投资总额3708.6万元,规划维修改造(扩建)总面积40658平方米,新增床位1200张,全市总床位可达到2509张,能基本满足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需求。
截至目前,积玉口等8个区镇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规划合理,设计科学,维修改造(扩建)工程质量好、进度快:一是积玉口镇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197.5元,新增土地面积15亩,新建院民宿舍、门卫、医务室46间,维修改造院民宿舍23间,院内道路全面硬化,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毕,院民宿舍内的生活用品已全面配套。二是杨市办事处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270万元,一期工程一栋2层38间院民宿舍楼已竣工;二期工程维修改造院民宿舍26间正在进行中;三期工程明年3月动工,重建院民宿舍20间;室内生活用品已全面配套。三是总口管理区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74万元,院民楼维修改造已竣工;1、2号楼之间的连接走廊已竣工;环线道路硬化正准备施工。四是周矶办事处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96万元,院民宿舍、功能房76间及院内渔塘护栏、院墙、下水道、场地硬化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五是王场镇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55万元,改造院民宿舍21间和新建14间功能房,已基本竣工。六是渔洋镇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50万元,1幢2层12间功能房已于10月底竣工。七是竹根滩镇农村敬老院共投入资金250万元,新增土地3.5亩,新建院民楼1栋2层42间,土地使用及工程招投标手续正在办理之中,预计今年12月份动工;66间老院民宿舍维修改造待新建院楼竣工使用后开始动工。八是园林办事处农村敬老院,通过市场化运作,拟于2013年建设,目前正在完善相关建设手续,有望于今年底动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编制不够严谨。一是少数地方规划面积小,没有发展空间,五保老人活动场所有局限性;二是少数地方没有规划室内卫生间和集中储藏室等,不能满足供养对象实际生活需求。
(二)建设资金未充分保障。一是少数地方上报的投资总额过大,资金来源完全依赖上级扶持和市直部门、企业捐赠;二是本级政府未配套资金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
(三)关爱活动未深入开展。少数地方未积极响应市人大代表的倡议,未深入开展本地关爱敬老院及五保老人活动。截至11月15日,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渔洋镇、老新镇等5个地方未争取到本级人大代表、部门和企业的资金支持。
(四)生产基地未配足。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竹根滩镇、张金镇、浩口镇、熊口镇和王场镇等7个地方未按当地五保供养总人数50%的标准落实人均0.5亩的生产基地。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完善敬老院维修改造(扩建)方案。各地政府要按照本地五保对象总人数120%的床位标准编制规划,要有室内卫生间、集中储藏室等基础设施,并由市民政局组织工作专班会审后实施。
(二)本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必须按投资总额25%的标准筹集资金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
(三)按市人大要求认真开展关爱活动,结果要及时上报市民政局汇总。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学生定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把敬老院作为中小学的德育基地;当地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定期到敬老院开展义演义诊等活动。
(四)认真按标准落实生产基地,要按当地五保供养总人数50%的标准落实人均0.5亩的生产基地,用于提高五保老人生活水平,这项工作年底目标考核结硬账。
(五)各地政府要继续加强与名誉院长和市直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未来4年认捐资金如数到位。
(六)市民政部门要加强协调监督,指导各地选好配好院长,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与五保经费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