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0月份潜江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1-10月份潜江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潜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改革创新、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全力推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消费市场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的态势。
2017年1-10月份潜江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3亿元,同比上升11.3%,比去年同期收窄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低0.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八位。
一、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一)城镇和乡村消费品市场同步发展,城镇发展快于乡村
1-10月份,潜江市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4.3亿元,同比增长11.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3.0亿元,同比增长11.2%。近两个季度城镇和乡村消费市场发展情况见图1。
图1 潜江市2017年4-9月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增幅(%)
(二)批发和零售业增速回落
1-10月份,潜江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亿元,同比上升11.4%,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9.8%,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零售业因总量大、占比高成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其走势不仅是消费品市场的风向标,也决定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零售业增速的回落导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走低。
(三)餐饮业发展好于住宿业
截止10月底,潜江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0.8%,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增长8.4%,比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增长11.2%,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速高于住宿业2.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虽然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提升,但因总量小、占比低,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影响有限。
(四)限额以下单位支撑消费市场发展
1-10月份潜江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1.1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36.2亿元,同比增9.5%,虽然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个百分点,但是对整个消费市场的贡献率达到了62.3%,拉动社零额增长7.0个百分点。
二、影响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限上单位数量减少
限上单位数量,特别是优质单位数量,一方面可以反映全市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商贸统计数据的有效手段。2017年1-10月,全市限上单位数为121家,其中:批零业81家,住餐业40家;去年同期,限上单位数为131家,其中:批零业86家,住餐45家。今年较上年同期共减少10家。
(二)乡村市场所占比重较小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有所加快,但乡村消费规模仍远小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依然偏低,占零售额的比重仅为22.9%,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2.6个百分点。
(三)限额以上单位增速有所回落
全市121家限额以上单位有11家单位出现负增长,18家单位出现个位数增长。批发业增幅较高除了因为销售额较大的几家单位的累计增幅较高,主要还有新入库单位潜江通和天下小龙虾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没有同期数产生的强力拉动。由于季节性经营,后两个月这家批发单位对整个批发业增幅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小。餐饮业由于小龙虾产业的红火导致的高增长依然存在但在逐渐减弱。直报监测数据显示,6-10月份限上餐饮业当月增速分别为37.6%、23.9%、21.6%、20.2%和20.0%。
(四)市场变化挤压我市零售业发展
电子商务企业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带动了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网上购物正在逐渐部分替代传统购物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受众的购物习惯,不断挤压我市传统零售业的销售空间。相反,我市网上销售体量不大,1-10月份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仅有1390.5万元,仅占全部限上零售额的0.3%。
(五)常住人口数量影响消费需求
一个地区常住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本地区消费需求,人口数量减少会使需求数量减少。我市常住人口总量偏少,人口总量仅多于神龙架。近三年我市常住人口分别为95.4万、95.8万和96.2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三、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和消费服务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欲望,推进农村消费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二)扶持限上企业,扩大企业规模。限上企业在提升本地居民消费、抑制购买力外流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限上企业的政策引导,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从而带动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三)加强行业监管,提升限上比重。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引导,对符合限上标准的新开业企业及时申报入库,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早使各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在潜江落地生根,稳步提升限上比重,增加消费品市场新动力,提高潜江市消费品市场的总体发展水平。
(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发展,是消费市场的大势所趋。从现有限上单位看,潜江市大的电子商务企业较少,网上零售额所占比重很低。应依托互联网电子平台的快速发展,引导企业改变传统商贸模式,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拓展新型消费模式,留住外流消费。
(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才有扎实的根基。同时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即期消费。重点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变预期消费为即期消费。
(六)挖掘消费热点,刺激消费转型。从居民消费结构看,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增速趋缓,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渐趋于饱和,传统消费热点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如何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已成为今后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关键。适时研究市场和消费变化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空间。
撰稿人:付平丽
核稿人:郭 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