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三季度潜江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发展状况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潜江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发展状况分析
今年以来,潜江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前三季度,潜江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共实现营业收入87490.5万元,同比增长6.2%;实现营业利润15580.5万元,同比增长12.8%。
一、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持续增长,增速略有下降。(详见图1、图2)
图2:2017年1-9月潜江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走势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平衡
全市共有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分布于教育业和道路运输业,其单位数占比为37%和25.9%。具体为:教育行业10家,道路运输业7家,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3家,商务服务业2家,卫生行业2家,邮政业1家,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1家,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1家。其中,营业收入占比最大的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最快的是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详见表1)
表1: 1-9月规上服务业单位数量分行业情况以及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
1、道路运输业增长趋缓。1-9月,全市7家规上道路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00.5万元,同比增长6.2%。交通运输业单位数量、营业收入占服务业比重较大,是我市规上服务业的重要支撑。自我市开通高铁以来,市民多采取铁路出行的方式,公路长途客运量明显下降,部分从事旅客运输的道路运输企业营业收入呈逐月下滑趋势。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
2、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增长平稳。1-9月,全市3家规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658.6万元,同比增长2.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服务业比重最大,达到48.8%,该行业稳定增长是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平稳的基础。
3、商务服务业增长明显。1-9月,全市2家规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4.8万元,同比增长25.2%。受益于我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亮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影响,商务服务业得到有效增长。
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市仅1家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9月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69万元,同比增长26.1%。
5、教育行业发展趋缓。1-9月,全市10家规上教育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00万元,同比增长1.8%,受各类驾培机构影响,该行业增长趋缓。
(二)参与GDP核算指标行业增长有力
前三季度,参与GDP核算的4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98.1万元,同比增长20.4%;7家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00.5万元,同比增长7.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调查样本数量少。据了解,仙桃现有规上服务业企业43家,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0家,交通运输业企业13家;天门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2家,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9家,交通运输业企业7家;我市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7家,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4家,交通运输业企业7家,调查样本数量少于周边。
(二)单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调查样本数量少,且单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出现个别企业营业收入波动影响整个行业的局面。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是核算三产业的重点行业,目前该行业我市仅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今年以来,该企业受同行竞争压力影响,营业收入增长乏力,一直为负增长态势,致使整个行业从数据上看发展态势疲软。
(三)各区镇处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园林(10家)、张金(3家),这两个区域的规上企业数占全市总数48.2%,其余区镇处的规上服务企业数均在2家以下,还有8个区镇处没有规上服务业企业。
三、工作建议
(一)坚持高位推动,营造发展氛围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强化统筹调度,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协同推进、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和落实关于鼓励服务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建立日常工作监测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各地服务业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进行通报。
(二)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支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应利用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交通运输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换代。依托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明确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
(三)加强企业培育,夯实发展基础
以产业优选的原则,做好重点培育工作,积极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创新突破,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完善落实重点企业联系、走访、监测制度,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策鼓励、产业集聚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量提升、总量增加、增量足、有活力。
(四)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合力
规上服务业涉及不同门类,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组织协调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职,对行业主管内的企业进行积极培育,加强调研,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状况,将符合要求的单位培育入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