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潜江市2017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8595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年02月12日 16:04:48 文  号:无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8年02月12日 16:04:48 名  称: 潜江市2017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潜江市2017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潜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和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对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打造特色虾-稻品牌,深入挖掘、大力开拓大众消费市场,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现状

(一)市场运行稳中向好,后期连续保持两位增长。积极培育引导市场消费,今年1-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3个和1.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位并列第七。从5月份开始零售额累计增速一直保持两位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二)从经营规模看,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显著。1-12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123家,实现商品零售额56.61亿元,同比增长15.6%;限下实现商品零售额175.70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限上低5.8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零售额过亿元的企业共有12家,1-12月实现商品零售额39.59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0%,占限额以上的比重高达69.9%,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5.6%。

(三)从所属行业看,零售业领军地位稳固,餐饮业增速较快。受全市经济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等叠加因素影响,1-12月,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00.51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社零总额的86.3%。其中,零售业零售额174.67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社零总额的75.2%,引领消费品市场,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受特色小龙虾市场持续拉动,餐饮业呈现较快增长。1-12月,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80亿元,同比增长11.1%,占社零总额的13.7%,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4%。其中住宿业零售额5.19亿元,同比增长8.6%,餐饮业零售额26.61亿元,同比增长11.7%。

(四)从区域分布看,园林办事处占全市限上零售额近七成,开发区和广华较为活跃。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公共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园林城区消费群体日益壮大,消费能力显著增强,1-12月,47家限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总额37.1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市限上零售额近七成达65.6%。开发区由于有中石化和金润能源两家商贸大户,广华作为传统商业中心贸易活动较为活跃,限上单位完成零售额分别为8.43亿元、3.74亿元,拉动全市限上增长2.8和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6.8%和7.2%。

(五)从消费群体及商品类别看,乡村消费异军突起,刚性需求平稳增长。一是城镇消费仍占主导,乡村增长较快。1-12月,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0.62亿元,增长11.4%,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69亿元,增长11.3%,比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拓展空间较大。二是刚性需求商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1-12月,基本生活类实现限上零售额30.23亿元,增长17.5%。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17.73亿元,增长1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8%;日用品类增长15.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单位体量小,拉动作用有待提升。1-12月,全市共有限上单位12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9家。限上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4%,拉动社零额增长3.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4.0%。限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四大行业对社零额拉动率分别为0.6、2.9、0.07和0.3个百分点。

    (二)规模电商企业少,网络消费潜力有待挖掘。从发展趋势看,网络购物以便捷、实惠和个性化的优势,给传统零售业带来强力冲击。今年全市网上零售额0.18亿元,同比增长2.7倍。但全市的电商企业散、小、弱,限上纯电商企业目前仅湖北翼之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潜江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湖北尚博商贸有限公司3家,其中两家为今年新开业单位。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因其体量过小,对全市消费市场的贡献不大,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消费结构不优,新消费热点有待形成。一是汽车及石油制品类占消费市场比重大。1-12月,汽车及石油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4.85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26.2%,是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汽车市场井喷式增长的现象一去不返,汽车消费不容乐观。截止今年12月,全市限上汽车销售企业13家,占限上批零企业总数的10.6%,其中5家累计零售额为负增长,3家为个位数增长。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推进,节能环保产品逐步普及,加上受国际油价影响的先天缺陷,对石油及制品类市场的影响首当其冲,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高比重、缓增长”是影响全市零售额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时尚、品质消费的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今年1-12月实现限上零售额0.77亿元,同比增长10.1%,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仅1.4%,市场潜力有待挖掘。三是今年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8%,建材装饰市场行情依然红火,但全市建材装饰企业小而散,无限上法人企业,建材装饰市场整合资源、培优培强和提升消费潜力有较大的空间。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拓宽消费热点。收入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前提。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注重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一线职工的收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各类消费群体的消费积极性。同时,要转变思路、拓展路径,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经济条件转变使人们更注重健康,因此要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优势,特别是虾-稻产品,提升绿色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引导和促进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新热点。

    (二)发展新型业态,创新融合发展。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将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型业态。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品牌企业开设网络旗舰店,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商品。培育壮大电商企业,构筑“电商+实体”新零售模式,以打造龙头企业突破散、小、弱的瓶颈。

    (三)紧抓旅游购物,促进弹性消费。“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消费六要素,其中“吃、住、行、游”属于硬性消费,“购、娱”属于弹性消费,以“购”的弹性空间最大。立足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的潜江市,2018年即将举行国际马拉松赛,另外“国际龙虾节”和“国际自行车赛”也在筹备中,特色旅游产业日渐成熟,但旅游购物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旅游购物市场规划,打造有特色、成规模、高品质的旅游产品集聚地,与假日消费、节庆消费、系列旅游营销活动相结合,实现旅游与市场销售的良性互动循环,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的发展。

    (四)加强部门合作,做实限额以上文章。优化限额以上企业结构,增大限额以上市场消费体量。强化商务、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合作,齐力抓好商贸个转企、小升限工作,充实完善入库企业。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加强扶持奖励,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创建条件,引进大型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增大体量,壮大实力。

   

(通讯员:市统计局付平丽)

2018年2月1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