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潜江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潜江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各管理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潜江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任务清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6月19日
潜江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工作重点 | 主要事项 | 具体措施 | 完成时限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一、分类建库,广聚楚商资源 | 构建楚商 信息库 | 根据《我是潜江人》,梳理国内外潜江籍侨商侨领、商协会会长、知名企业家信息,摸排潜江籍企业家、知名企业潜江籍高管返乡投资项目,建立完善楚商投资基本信息台账。 | 2025年7月 | 市工商联 | 市委统战部 |
2 | 打造楚才 名录库 | 梳理在潜生活、学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万人计划”“长江学者”高层次人才信息,摸排收集各行业高层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信息,与省级数据库实现互通共享。 | 2025年7月 | 市人社局 | 市委组织部 | |
3 | 挖掘校友 资源库 | 重点挖掘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潜江中学、广华中学等校友楚商资源。联合各校友会,发布楚商资源采集公告,鼓励校友主动申报企业信息与投资意愿。 | 2025年7月 | 市教育局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 |
4 | 梳理上市 企业库 | 收集市内外潜江籍楚商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信息,面向上市公司开展精准招商,引导回乡投资或开展并购重组,推动产业链整合。推荐优质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计划,加强全程跟踪辅导服务。 | 2025年7月 | 市政府办金融科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
5 | 二、搭建平台,助力项目落地 | 搭建产业 招商平台 | 依托省商务厅“楚商回乡”数字招商平台,多维度展示潜江产业发展情况、重点项目信息等,提供投资信息、涉企政策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加强楚商回乡工作信息收集,对楚商回乡发展情况全面摸底,形成台账。 | 2025年7月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市经信局 |
6 | 二、搭建平台,助力项目落地 | 构筑政策 发布平台 | 聚焦新兴产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提供创新补贴、融资对接等多层次支持。吸引楚商带技术、带资本、带项目返乡投资,加速产业集群发展。 | 2025年8月 | 市发改委 | 市人社局 |
7 | 打造招商 服务平台 | 聚焦华美恒业产业园、中伦云尚智城产业园、粤海中央供应链孵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推介,全力引导各类返乡投资优质项目精准入园,深入开展返乡招商工作。 | 2025年8月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
8 | 三、举办活动,深化乡情招商 | 配合做实楚商大会活动 | 根据活动安排向潜江籍企业家定向发出活动邀请函,确保参会嘉宾的代表性与影响力;筛选契合潜江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与参会重点企业代表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洽谈,谋求项目合作机会。 | 2025年11月 | 市工商联 | 市商务局 |
9 | 办好特色 主题活动 | 每两月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为主题,借助产业专题推介会以及东方久乐汽车电子、鼎龙股份、百美药业等重点项目开工、投产仪式等活动载体,举办招商专题活动。 | 2025年12月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市工商联 | |
10 | 以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举办专题对接活动。邀请在外潜江籍纺织服装行业领军企业家、创新型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同步聚焦智能生产、品牌孵化、供应链协同等领域举办纺织服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以签约促落地,加速打造“潜江裁缝”产业集群新生态。 | 2025年12月 | 市经信局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
11 | 深度融入湖北、潜江商协会成立、年会等工作,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为主题,打造“商协会平台+精准招商”深度融合的特色活动矩阵。以商协会为纽带搭建长期合作桥梁,推动优质项目高效落地。 | 2026年2月 | 市工商联 | 市委统战部 | ||
12 | 三、举办活动,深化乡情招商 | 办好特色 主题活动 | 每季度开展“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招才活动。通过走访园区企业,精准收集企业人才需求;明确紧缺人才类型,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提升招才实效。 | 2026年2月 | 市人社局 | 市委组织部 |
13 | 开展乡情招商对接活动 | 抢抓春节、清明、中秋等楚商返乡关键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座谈会、茶话会、政企恳谈会等活动,策划“潜江行”主题系列参观行程,串联重点产业园区及曹禺文化产业园、龙湾遗址等项目,增强楚商对家乡文化的归属感,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 | 2026年2月 | 市经信局 | 市委统战部 | |
14 | 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开辟宣传 专栏 | 开辟“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宣传专栏,聚焦返乡投资优秀企业家、人才和校友的先进事迹,挖掘商协会在牵线搭桥中的突出贡献,深度报道楚商回乡典型项目落地实效,全方位展现“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的工作成效。 | 2025年12月 | 市融媒体中心 | 市工商联 |
15 | 强化激励 引导 | 选聘5-10名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的潜江籍在外商协会成员、企业家及高管等,作为“招商大使”,颁发聘书并授予“潜江发展顾问”称号。 | 2026年2月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市委统战部 | |
16 | 五、强化对接,完善服务体系 | 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 | 依托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开展项目谋划,编制发布石油化工、盐化工、光电材料、小龙虾深加工、纺织服装等十三条产业链招商项目指南,精准匹配楚商投资需求。出台《创新务实推进新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通过打造产业生态、摸排应用场景、完善要素储备、强化科技创新等举措,推动楚商回乡投资兴业。 | 2025年6月 | 市招商服务中心 | 各产业链招商专班 |
17 | 五、强化对接,完善服务体系 | 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 | 落实市委市政府“6411”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坚持做好会商研判,聚焦项目建设,按照“单周会商研判、双周现场调度”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在市民之家设立高新区行政审批专区,优化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机制,健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集中审批”“全程帮办”等创新模式,构建优质高效“服务圈”。 | 2025年7月 | 潜江高新区 | |
18 | 强化项目 用地保障 | 印发《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高效服务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新出让土地按不低于底价的10%确定竞买保证金;出台《潜江市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实施方案》,最大限度优化返乡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 2025年12月 |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 ||
19 | 强化项目 用工保障 | 加强政策发布宣传,梳理各级各类助企惠企政策,运用新媒体平台,集中在服务月活动期间发布宣传。建立潜江技能人才服务体系,开展“春风行动”“才聚荆楚”等专项招聘活动,为返乡投资企业建立一企一档。 | 2025年7月 | 市人社局 | ||
20 | 强化项目生产要素保障 | 全方位满足返乡投资企业的水电气需求,落实“九通一平”,助力返乡投资企业拿地即开工。 | 2025年7月 | 潜江高新区 | 市发改委 | |
21 | 搭建银企 对接平台 | 构建多层次的全生命周期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模式,协助解决返乡投资企业融资问题。 | 2025年9月 | 市经信局 | 市科技局 | |
22 | 培育企业 做大做强 | 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路径,服务返乡企业“个转企、小进规、规做精、优上市”。 | 2025年12月 | 市经信局 | 市政府办金融科 | |
23 | 六、驻外发力,拓展招商渠道 | 强化驻外机构招商职能 | 主动对接京津冀地区的湖北、潜江商协会,通过定期拜访、线上交流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聚焦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常态化开展楚商回乡招商活动,深入挖掘北京及周边区域的优质楚商资源,推动楚商企业与潜江本地产业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 2025年12月 |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 | 环渤海(淄博)驻点招商专班 |
24 | 加强与武汉潜江商会的紧密联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借助商会平台精准对接光电材料等产业领域的优质资源。推动潜江与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链深度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产业升级发展。 | 2025年12月 | 市政府驻武汉办事处 | 武汉都市圈(武汉)驻点招商专班 | ||
25 | 搭建与长三角地区湖北、潜江商协会的长效沟通桥梁,开展高频次互动交流。精准锚定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动态。常态化开展招商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全力引入长三角地区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与优质产业资源,推动潜江市(苏州)创新飞地等项目落地,赋能潜江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12月 | 长三角(苏州)驻点招商专班 |
备注:1.全年目标。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家以上,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2.工作保障。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议,精准把握楚商回乡工作整体方向与进度;市政府办分管负责人按月开展专项督办,及时协调处理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各部门在每月25日前,向市招商服务中心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市招商服务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市领导汇报。
相关解读:
《潜江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任务清单》 政策解读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