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潜江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访谈时间 2025-05-09

访谈嘉宾 潜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竹青;潜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爱华;潜江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进;潜江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田士荣。

内容简介 5月9日,我市召开2025年潜江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我市“聚焦数智融合,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方面的亮点与特色,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访谈实录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根据安排,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潜江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我市“聚焦数智融合,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方面的亮点与特色,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竹青先生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爱华女士

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进先生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田士荣先生

首先,请黄竹青先生发布潜江市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工作情况。

潜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竹青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潜江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紧扣融入支点建设工作目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引领围绕数化湖北潜江行动,提供更好更优的政务环境。2024年,我局创新的“云综窗”服务模式入选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潜江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融合平台入选中国信息协会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2024年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两批2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上线,办件量达9663件,总办理时长减少82%,减跑动92%,减材料62%,减环节81%;“潜力办”APP上线潜江政务地图,掌上办事项达1355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线上总办件量达12.9万件,好评率99.99%,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5年新春第一会,省委发出了加快建成支点的动员令,市委提出了“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的奋斗目标。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砥砺奋进,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聚力高效办事,驱动营商环境优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从企业群众视角出发,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不断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跨域办”“承诺办”“免申办”“智能办”。一是在关联事项集成办方面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在巩固2024年25个重点事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动2025年重点事项落实落地,完成40项“一事联办”事项向“高效办成一件事”迭代升级,实现个人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事项集成办。二是在异地事项跨域办方面进一步完善跨域通办工作机制,推进10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加强与长江中游三省城市合作,扩大潜江市跨域通办“朋友圈”。三是在容缺事项承诺办方面探索推进潜江市政务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出台容缺事项承诺办工作指引,推进140项以上承诺办事项落地实施四是在政策服务免申办方面持续优化政策服务免申办,依托潜江市惠企政策直通车,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数据归集共享能力实现政策服务“免申即享、免审即办”五是在简易事项智能办方面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智办、快办、好办”转变,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预填、智能预审、生成材料、自动审批、智能客服等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受理和审批的智能辅助。

二、借力数字赋能,夯实营商环境根基

通过升级改造系统平台,优化功能模块,推动数据共享,形成数据互联互通,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联动,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强化省、市、镇、村四级联通,实现国省垂与市级自建系统深度对接,扩大事项联通覆盖范围。完善超时默认模块、审批指挥调度等功能模块,提升证照材料“码”上调用、超时事项默认办理、事项全流程动态监督、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更优。二是推动自助服务终端体系建设。接入医保,社保等领域的高频事项和特色服务,实现刷身份证或社保卡认证登录,做好24小时自助服务保障。三是升级“潜力办”平台功能。拓展特色专区服务和便民服务,提升掌上办事体验感、便利度。四是加强电子证照、电子签章推广应用。强化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归集,全面支撑业务办理场景赋能应用。五是强化数据共享开放,实现数据联通。依托大数据能力平台,持续归集丰富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用、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六大基础库,营商环境、健康保障、住房保障、普惠教育等11个专题库数据资源,推进更多政务事项免填报免证明。依托潜江市“互联网+监管”系统,打破各部门间监管数据壁垒,提高监管数据上报效率,提升监管行为覆盖率,全面提升全市数字化监管水平。

三、筑牢政务服务基础,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创新服务模式,在局长坐窗帮办、兜底办、政务直播间、延时错时预约云综窗改革、企业服务专区建设、政务服务宣传、专项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一是完善“局长坐窗帮办”机制。各窗口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坐窗指导一次,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坐窗一天,深入了解窗口工作,破解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效。二是提供办不成事兜底服务。依托“办不成事”窗口开展“兜底办”服务,安排专人巡查政务服务大厅,及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是打造潜江特色政务直播间邀请3-5名市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对政务服务办事流程及政策进行解读,今年将开设不低于24场政务直播间活动。四是持续提供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更多高频政务事项纳入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清单,确保企业和群众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办事“约得到人、办得成事”五是深化“云综窗”改革拓展“云综窗”应用范畴,深化管理层级,由市镇“两级”扩展至市镇村“三级”六是筹建企业服务专区。借鉴先进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功能定位,围绕企业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七是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宣传工作。聚焦民生领域,详细解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政策制度,利用窗口大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平台等多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精准度。八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2025年政务服务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企业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坚持以群众为中心,聚焦数智融合,深耕政务服务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落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勇当改革创新“排头兵”。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解决办事堵点难点,推出针对性改革措施,优化惠企便民营商环境,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实效赢得群众认可,为“千亿突破、百强进位”贡献政数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竹青先生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有请记者开始提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中小企业好,经济发展才会好,请问潜江市经信局今年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潜江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进: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潜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出台2025年市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等方案》,启动了新一轮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制定政企面对面工业现场办公机制,面对面征求企业家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建议,听取企业家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3月17日,组织召开全市一季度“政企面对面”工业现场办公会。会上,菲利华、益和化学、正豪华盛等企业代表围绕产能释放、人才培养、配套政策等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答复,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措施,收到良好效果。二是遍访企业助企纾困。3月份,我们用两周的时间集中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对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全覆盖,真正走进企业、关心企业、帮助企业,做企业的知情人、贴心人,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共收集62家企业83个问题,全部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经过2个月的时间,截至目前,问题已解决销号78个,企业诉求解决率达94%三是推动惠企政策落实。4月以来,我们牵头对全市惠企政策未兑现情况进行了清理,全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目前已兑现企业76家,兑现金额2700余万元;正在办理49家,涉及金额2600万元。政策资金奖补的及时兑现,不仅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更是提升政府信誉度,加快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四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鼓励企业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提升行动,全力指导企业做好项目谋划申报,今年以来向省经信厅推荐省级高质量专项项目一个批次,金澳科技、中能高端、晶瑞等9个企业项目入围;向省经信厅推荐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一个批次,16个项目入围,总投资15.85亿,需求资金7.23亿。积极开展“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培育。新亿宏等7家企业新入选单项冠军企业,永安药业等4家企业通过复核,较上年新入选企业增加5家、通过复核企业增加4家。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网络提速工程,加快实施北部园区万兆光网省级试点项目建设。拓展创新数字场景,开展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新建一批5G工厂、无人工厂,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

接下来,我们经信局将充分发挥服务企业牵头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汇集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服务企业的有序开展,推动各项惠企利企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为“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提供强有力的工业支撑。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记者继续提问。

极目新闻记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一直是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问题。请问潜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工程项目快速落地?

潜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爱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提升审批效能这一核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压缩审批时间,推动项目落地早投产

在优化审批流程上,我局组织专业力量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取消不必要审批环节,整合性质相近、关联度高的审批事项,将串联式审批转变为并联审批。在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市政公用设施报装等阶段,我市施行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联合验收、一路一证等举措优势尽显,各环节同步推进,避免企业因环节先后顺序造成时间延误,大幅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在强化数字赋能方面,我局顺应数字化趋势,投入专项资金打造潜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立项到验收的所有审批业务,实现申报、受理、审核、发证全流程电子化。企业网上就能完成申报实时查询进度,办事更便捷透明。同时,我局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建设,与发改、自然资源、水电气等多部门系统实时对接,各部门可及时获取项目备案等信息,降低办事成本,提升审批协同效率。

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我局双管齐下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对159项政务服务事项细致清查,通过证照免提交和材料硬减等方式,取消212项不必要证明材料,简化流程,提升企业获得感。另一方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但次要条件或材料有欠缺的审批事项,企业书面承诺后可先行受理审核,在规定时间补齐材料不影响审批,体现审批灵活性与人性化,助力项目尽早开工。

通过系列改革协同推进,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完成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80、60、40”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了6类工程项目的审批时间,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土地类、社会投资中小型、政府投资市政类、改造类、一般工业类、小型工业类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分别缩短至30、45、40、35、30、25个工作日,这一成果获得企业和群众广泛认可,为我市营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记者继续提问。

荆楚网记者:今年以来,潜江市财政部门在聚焦“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服务企业、服务经济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潜江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田士荣: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5年潜江市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释放财政政策效应,全力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推进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亿化工、千亿龙虾两大特色产业集群,积极落实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投入2.5亿元,加快推进石油化工“减油增化增特”,促进“油头”“化身”走向“精化尾”;推动煤盐化工“综合利用转型”,加快盐卤资源深度开发利用,锻造我市“采卤-造腔-制碱储能-精细化”新型储能储气产业链:促进光电子信息“加速聚链成群”,完善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芯片产业关键材料配套基地。统筹财政专项资金1.51亿元,支持虾稻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提振消费信心。今年以来,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4.85亿元,其中:落实“两重”资金1.76亿元,重点支持污水处理等项目4个;落实财政补贴资金1.26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落实“两新”资金1.83亿元,支持企业设备改造类项目14个。

三是强化财金联动,服务市场主体。认真落实兑现财政贴息资金119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4笔,金额1.2亿元,有力支持创业就业。持续推动“政采贷”,通过融资合同为9家企业授信贷款7488万元。落实财政贴息资金3252万元,缓解14家“小龙虾”企业融资压力。安排补贴资金3395万元,支持13家小龙虾加工企业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加工产能。

四是强化服务效能,加快资金兑现。继续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优化财政资金审批拨付流程,加快政策资金拨付兑现,截至目前兑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3.27亿元,惠及企业312家。

下一步,全市财政部门将强化支点意识,提升财政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财政资金资源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为努力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篇章建成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谢谢!

主持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