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 2025-08-20
访谈嘉宾 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万宏勇,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周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何庆龙,市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夏然。
内容简介 8月20日,我市召开“聚力攻坚九大工程 为支点建设增光添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我市“实施治理提能工程,在平安稳定上聚力攻坚”的相关情况。
主持人: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根据安排,今天我们召开“聚力攻坚九大工程 为支点建设增光添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我市“实施治理提能工程,在平安稳定上聚力攻坚”的相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万宏勇先生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周健先生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何庆龙先生
市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夏然女士
首先,请万宏勇先生介绍我市“实施治理提能工程,在平安稳定上聚力攻坚”的相关情况。
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万宏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近年来,潜江市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以及省委政法委决策部署,锚定“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以治理提能工程为核心抓手,坚决扛牢“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职责使命,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一、强化资源整合,筑牢平安稳定“防火墙”
一是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一盘棋”统筹。以打造“实战化、高效化、智能化”综治中心为目标,整合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平台及功能,建成覆盖全市的“1+23+435”三级治理体系,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二是以基层力量为抓手,“一支队”统建。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组建基层调解组织471个、专业性调解组织2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821名,打造由“村(居)两委+民辅警+网格员+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组成的平安队伍,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矛盾化解,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是以信息平台为支撑,“一张网”统管。依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全域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进一步完善诉求线上办理流程。纵向连接市镇村三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统筹整合1.7万余路监控探头,建成潜江市e家社会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实时指挥、预警调度和风险管控。
二、强化源头治理,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
一是精准预警防风险。严格执行“1+3+N”常态维稳处置和市镇村三级联排,落实“日研判、周会商、月分析”和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实现涉政涉稳风险“研交办督结”闭环运行。今年以来,累计收集甄别、研判、处置各类信息5835条,下发预警清单61份,重大社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二是专项行动清隐患。持续深化“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面梳理婚姻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逐一研判分析、帮扶救助、化解处置,专项治理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70起,化解率97.8%,帮扶救助1700余人次,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极端案事件。
三是多元攻坚解积案。围绕“减存量、控增量、提质量”,对疑难信访问题落实“领导包案+多元化解机制”,综合运用导入法定程序、释法明理、公开听证、联合接访、困难帮扶等方式全力攻坚,化解了一批积案和疑难复杂问题,信访总量逐年下降。
三、强化全域防控,织密社会治安“防护网”
一是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以“零容忍”态度精准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先后办理恶势力犯罪团伙案3件35人,办理涉“村霸”“乡霸”“沙霸”“街霸”案5件31人,侦办“十大类”涉黑恶案件209件,打击481人。端掉两个“杀洋盘”电诈窝点,抓获72人。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1人。
二是治安问题整治长效化。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为依托,大力推进“雷火”、民生案件侦破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快查快处形成震慑,街面治安、刑事等警情明显下降,刑事案件、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大幅上升,群众安全感测评跃居全省前列。
三是公共安全防线立体化。常态化排查整治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生产安全形势平稳。深入推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攻坚,1-7月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22%。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检查,全面加强防溺水工作,加大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公共区域安全管理力度,切实保障了大型活动安全万无一失。
四、强化法治保障,夯实长治久安“压舱石”
一是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常态化开展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推动全市政法系统在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案件起底、作风自查、政法练兵、服务提升”四大行动,出台《关于全面提升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质效的意见(试行)》,扎实推进我市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努力消除顽瘴痼疾,坚决以公正执法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创新构建“驻园坐班+线上响应”服务模式,扎实开展“千名干警访百企入万户”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评查,严打涉企违法犯罪,精准贯彻宽严相济政策,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涵养浓厚法治新生态。持续建设市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培育“法律明白人”1375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40户,组织集中普法活动220余场。立足产业特色,整合司法资源,打造小龙虾产业纠纷一站式解决、“潜心化结”“共享法庭”等工作品牌,宣传引导群众“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切实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平安潜江建设是永不停歇的征程,我们将紧扣“大平安”理念主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治理提能工程,全力打造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平安之城,为我市服务支点建设,奋力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打头阵保驾护航。谢谢!
主持人:谢谢万宏勇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有请记者开始提问。
记者一: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各类潜在风险,潜江市应急局在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提升上做了哪些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何庆龙: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潜江市应急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职责,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倾力服务保障支点建设。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我局充分发挥市安应委办牵头抓总作用,聚焦十大行动27项具体工作任务,督促各地各部门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常态工作任务。全市各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184家次,排查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89条;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宣传人数达2.92万余人;督促各类企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267次,演练人数达10.1万人次;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95次。
二是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持开展危化企业深度隐患排查。持续推动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市51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开展深度隐患排查,同时搭建危化品全流程监管平台,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持工贸企业精准执法。专题部署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涉氨涉氮企业帮扶及指导服务,开展年度执法检查企业35家次,排查隐患442处。同时邀请省安全生产技术协会专家对全市51家工贸重点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专项培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烟花爆竹行业全链管控。聚焦批发、零售、仓储等环节,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行为。截至目前,检查企业22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6处。
三是持续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加强专兼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截至目前,我市现有1支市级应急救援队、23支乡镇应急救援队,共有应急救援队员701人。同时我局今年开展实施了基层应急救援装备提升工程,为全市23个区镇街道配发水域救援、森林防灭火、抗洪抢险、综合保障等领域救援装备184台(套),并2次协调相关机构对全市23个区镇街道184名应急救援人员开展应急救援装备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下一步,潜江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聚焦重点任务,压实责任链条,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板。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记者继续提问。
记者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能否介绍一下潜江市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取得哪些成效?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周健: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潜江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要求,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更加严密扎实、法治化更加规范健全、社会化更加广泛深入、专业化更加精准有力、智能化应用更加普及到位,全力打造“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机制,优化部署“1、3、5分钟”快反圈,构建3站7格4线5点防控圈,日均投入巡防警力280人次;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平安乡村”“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看家”等引领治安防控,全面提升立体防控、快速处置、精准打击和便捷服务能力;会同教育部门深化“护校安园”专项工作,落实“警校家”护学岗联动机制,全市涉校刑事案件明显下降;会同卫健部门落实医院警务室及安保措施,全力守护医院安全。
二是基层基础得到新加强。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派出所警力全部达到5人以上,基本实现派出所警力占比全市公安机关40%,实现“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全覆盖;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和“一室引领、一警多能”改革,推动城区社区民警专职化,农村社区民警全员化,警务运行机制更加高效。
三是综合治理开创新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常态化开展“三到三见三问”找堵防,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发现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命案防范工作更加扎实,个人极端案事件“零发生”;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工作,与9个平安类社会组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物建1.9万余名“四长九员”群防群治力量,社区安防、警民联防普遍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四是整体防控效能实现新提升。持续完善基础防范、联合打击、区域协作、应急处置等机制,警务协同效能不断提升;构建完善“1+1+N”实战体系,持续开展周月清查行动,组织开展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全市有效警情和刑事、治安、交通、纠纷类警情同比明显下降,涉未成年人警情环比下降6.4%,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提升至78%,盗窃发案降幅位居全省前列。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记者继续提问。
记者三:做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工作,是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关键,潜江市在基层信访矛盾化解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市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夏然: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市在基层信访矛盾化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体制机制、硬件建设、人员经费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保障,构建了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行政、司法、社会力量参与的信访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推动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信访形势持续好转。
一是构建市镇村三级信访工作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新建了潜江市综治中心,建立了市、镇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行政、司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市级统筹指导、区镇(街道)和部门责任落实、村(社区)及时发现调处各类矛盾的工作格局,有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潜江落地落实,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解纷平台,将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触角延伸至村居社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网络。
二是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工作。坚持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受理、办理法治化方面,及时受理、精准转送、规范办理群众信访事项,“登全、研细、转准、督实”,倡导推行初次信访和简易事项“135”快办机制,即1天转交、3天内办结,5天内反馈,着力把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一次性解决到位,努力让群众信访“只跑一次”。聚焦“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开展常态化业务规范化评查,通过定期抽查、办理倒查、交叉互查等方式,全方位检查信访事项办理质效。依据评查结果实施重点管理,倒逼形成“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工作局面。
三是聚力打好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战。开展集中治理,落实定期研究重大突出信访问题机制,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牵头揽总,市级领导常态接访,信访部门定期分析,持续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聚焦领域性、行业性、区域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急难愁盼问题,集合资源、集中时间、多跨协同、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全市层面实行信访矛盾大起底、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事项大化解。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定期研究分析,明确化解方案,多措并举,切实推动“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畅通“线上”“线下”群众信访反映诉求的渠道,形成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维护稳定的工作闭环,为我市服务支点建设,奋力夺取“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新胜利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谢谢!
主持人: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