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虾-稻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潜江市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了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坚持走科技之路。潜江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在种苗繁育、养殖模式、产品加工等方面不断创新。联合7家科研院所共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优质品种选育繁育,逐步实现“负向繁殖向正向选育转变”。攻克“四季有虾”难题,全力开展“虾稻+”立体养殖模式试验,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了甲壳素、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以科技攻关推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走质量之路。产品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命脉和源泉,潜江虾-稻产业始终将产品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实施虾稻产品“标准化+”,重点围绕小龙虾苗种选育繁育、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流通、加工、餐饮等重点环节开展检验检测。有序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定期开展农资市场暨虾-稻生产经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市场经营主体监管常态化、全覆盖。

坚持走品牌之路。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潜江实施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推进工程,推进“潜江龙虾”创建国家级品牌。2024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422.29亿元,连续6年登顶行业榜首。与全省16个小龙虾主产县市签订了《共同使用潜江龙虾品牌合作协议》,以“潜江虾稻”区域公用品牌为展示主体融入“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创建,40570亩稻田被认定为“江汉大米”核心生产基地。“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一块田里成功产出了两块“金牌”。

以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潜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坚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要扛牢粮食生产责任,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潜江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将粮食安全与虾-稻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等对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决扛稳扛牢粮食生产重任,坚决杜绝只养虾、不种稻,全市拥有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90万亩,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2.16亿斤。

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做强县域经济,既要立足基础挖潜力,又要善于抢占新赛道。潜江秉持优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抢抓新型工业化机遇,以三产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建成集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餐饮美食、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全市小龙虾加工企业48家,年加工能力突破80万吨,虾稻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工收入是关键。二十多年来,潜江坚持“做大一只虾,做强一袋米”,虾-稻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人均GDP突破10万元,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虾-稻产业累计带动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成就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52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排名第71位,实现连续7年进位。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潜江始终坚持“好水养好虾、好水出好稻”的产业发展理念,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统筹考虑虾-稻等特色产业发展,将虾稻主产区流域作为重点治理对象,90万亩虾稻田全部实现“清水入田”。

以改革攻坚为动力,凝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在保护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华山水产首创的“华山模式”,在反租倒包的基础上,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地增多、粮增产、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利、企业增效的良好局面,解决了集体、农民、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农民搬进社区,实现就地城镇化,被评为“四化同步”发展的成功样板,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潜江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将虾-稻产业作为“一号工程”高位推进,虾与稻的分量同等重要,政策支持不分彼此。潜江“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创新荣获湖北省首届改革奖,发展虾-稻特色产业的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潜江采取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组建的方式成立小龙虾供应链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线上供应链平台+线下产业集聚区+产业数字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上链省内外企业917家,交易金额达8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