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小龙虾加工出口连续十年领跑全国

潜江日报报讯 (记者 王华 实习生 周正启航)近日,我市再传喜讯:至去年底,全市淡水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成品2.88万吨,出口创汇达1.9亿美元,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其出口额已连续十年领跑全国、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是“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2001年,积玉口农民刘主权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5年后这种生态种养模式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带动湖北小龙虾养殖大发展。2010年,市水产部门反复实验,探索出“虾稻共作”模式。2013年5月,《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和实施。

自2013年6月以来,“潜江龙虾”先后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场地认定、产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潜江小龙虾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产业链条十分完整,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

据市水产局负责人介绍,2014年,全市虾稻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13万亩,小龙虾产量4.2万吨,同比增产1万吨,增幅31.2%;小龙虾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3亿元,增幅31.2%,小龙虾养殖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贡献423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