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救灾救助能力 把温暖送到受灾群众心坎上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2348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白鹭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4年06月06日 10:20:33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06日 10:20:33 名  称: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 把温暖送到受灾群众心坎上

发布日期:2024-06-06 10:20 来源:白鹭湖管理区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 把温暖送到受灾群众心坎上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效能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发生新变化,对救灾救助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以今年初新修订印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为引领,总结近年来救灾救助工作实践,在推进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救灾救助工作能力,本期“应急圆桌”邀请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应急指挥专员周伟等嘉宾进行了交流探讨。

话题1 救灾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主持人: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近年来地震、洪涝等灾害多发频发,不但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在这一背景下,主要开展了哪些灾害救助工作?

周伟: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和繁重的救灾任务,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部党委的有力领导下,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为主线,着眼防范应对极端灾害,着力补齐救灾救助短板,切实提升救灾救助质效,构建“大救灾”格局,提升“救大灾”能力,不断完善各类救灾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救灾救助关口前移和力量下沉,重特大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快速安排下拨中央救灾款物,有力有序做好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工作,妥善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健全完善救灾应急响应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迅速安排发放救灾款物,全国年均救助受灾群众近5000万人次,年均紧急转移安置500余万人次,灾区安置救助工作平稳有序,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了受灾群众心坎上,确保了受灾地区社会大局稳定。

潘扬娟:机构改革以来,自治区减灾委、应急管理厅共启动自治区四级、三级救灾应急响应9次,争取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对广西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响应3次,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5.7亿元(年均争取3亿元),争取中央救灾物资7.6万件,累计向灾区下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8.3亿元、救灾物资36.56万件;紧急采购生活必需品68万份,应急救助受灾群众254万人次;支持全自治区16376户受灾群众完成倒房重建和维修,冬春期间救助受灾困难群众500余万人次。

陈炜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浙江省台州市几乎每年都要经历台风带来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构建了灾前、灾中、灾后全链条、全方位的救灾救助工作体系。

灾前主要是按照包保责任制,做好危险区人员避险转移工作,确保受影响人员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同时要求基层干部与被转移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在风险未解除和安全未确认之前,严禁转移人员擅自回流。

灾中主要是根据实际灾情,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后,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比如,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登录前,我市转移群众36万余人,其中避灾安置场所集中转移安置12.4万余人。同时调拨大量生活类救灾物资到重灾区。

灾后主要是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加强救灾资金管理,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将补助资金尽早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此外,督促全市各保险机构加快报案受理、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进度,简化审批环节和理赔要件,提高理赔工作效率。

胡志华:近年来,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穴市创新救灾救助工作机制,压实救灾救助工作责任,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将重大灾情及时报出来。灾害发生后,各地各部门第一时间上报灾情,我局迅速汇总上报。2020年7月8日,花桥镇荆竹河堤突发40米溃口,影响万亩良田,我局在险情和灾情发生后1小时内通过系统报灾,并迅速通过央视新闻播报,得到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快速反应支援。

二是将包保责任制落实好。灾害发生后督促指导各镇(街)进一步落实抢险救灾包保责任制,以村和社区为单元,加强网格化管理,细化实化人员转移避险和安置救助应急预案,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将群众提前转移出来。落实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强化汛情灾情分析研判,提前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准备好救灾物资,提前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是将救灾物资发放到位。灾害形成以后,对于安全有保障、暂时不需要转移的受困群众,组织各方应急力量,逐户排查受灾情况,及时将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发放到每一户、每一人。

五是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根据灾情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拨救灾款物,全力支持受灾乡镇抗灾救灾。同时,统筹做好过渡期安置和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2020年,湖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全市紧急转移安置16113人,按每人每天20元的标准及时提供物资和救助资金483万元。

张俊: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街道位于汉江北岸,洪涝地质灾害多发,每年救灾救助任务较重。

2023年汛期,安康多地遭遇暴雨灾害。灾情发生后,江北街道一是立即成立以街道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村居参与的防汛救灾工作领导机构,各包联领导、工作组、17支应急救援队共200余名干部,迅速赶往各村(社区),组织危险地段群众紧急撤离,先后转移235户947人,安置17户64人;二是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值班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灾情信息人员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及时做到上传下达;三是灾情发生后,带领各受灾村立即进行救灾、核灾、上报灾情,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四是灾情稳定后,各包联部门、各村(社区)入户调查摸底,对受灾人员困难类型、救助需求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分类排查,做到了对象准确、重点突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