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笔者在白鹭湖管理区田阳办事处泥鳅养殖基地看见,40多来个池塘一个挨着一个,颇具规模。养殖大户张俊正在基地里忙碌着,一勺勺饵料投下去,顿时水波粼粼,背部呈金黄色的泥鳅游出水面争相抢食。
“泥鳅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张俊告诉笔者,养殖场要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而白鹭湖环境好、水质好,田间交通便捷。2017年初,张俊投资30余万元,承包了田阳办事处160亩水面,把泥鳅养殖基地建在了这里。
“台湾泥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钻泥,生长速度快,易捕捞。养殖本地泥鳅要一年左右,而台湾泥鳅约4个月就可以捕捞了,有‘水中黄金’的美誉,市场很受欢迎”谈起养殖经,张俊滔滔不绝。
“养殖场建得好不好,对泥鳅的养殖非常重要。”张俊带着笔者来到池塘。只见每个池塘都再进水,并且单独安装了进水管和排水管。“单独安装的目的是对每个池塘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就不会影响到其它池塘。”
在养殖出售成鳅的同时,张俊还善于专研,干起了泥鳅孵化,今年5月份出售泥鳅苗约1.5亿尾。对于台湾泥鳅养殖的前景,张俊充满了信心,他说:“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目前许多不达标的养殖场将要面临关闭,只要我们严格把控养殖环保要求,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经过一个半月的养殖时间,张俊养殖的泥鳅将销往武汉、荆州等地的水产市场,预计亩平纯利润可达1万元。但张俊并不满足,他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通过他们的成功示范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农户“水中捞金”,促进白鹭湖泥鳅养殖向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转变,把泥鳅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白鹭湖党政办:徐联杰
2018年7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