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忧居”到“优居”:警苑社区解锁老旧小区焕新密码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2573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广华寺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25年08月12日 16:4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2日 16:40:00 名  称: 从“忧居”到“优居”:警苑社区解锁老旧小区焕新密码

发布日期:2025-08-12 16:40 来源:广华寺街道办事处

积水倒灌的楼道、坑洼难行的路面、见缝插针的菜畦、捉襟见肘的车位……曾几何时,这些“痛点”让老旧小区成了“忧居”的代名词。而在警苑社区,一场以“民声”为圆心、以“共治”为半径的改造正在改写这一切。社区创新推行“一呼二商三改四固”工作法,从收集诉求到共绘方案,从精细施工到长效巩固,层层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昔日的“阴霾”晕染成生活亮色,成功解锁从“忧居”到“优居”的焕新密码。


    


一呼:民声“吹哨”,问题“收集”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最有发言权。”这是警苑社区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项目启动之初,社区党总支就将“群众呼声”置顶为“第一信号”,率先吹响“红色哨声”。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老党员组成“民情收集队”,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听诉求。“路面积水严重,下雨出门得踩砖头”“化粪池反味,夏天不敢开窗”“车位太少,回家绕圈找位成常态”……居民的吐槽被一条条记下。

经过走访,76条有效意见被整理成清晰的“问题清单”,涵盖排水、路面、车位、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以前改造总怕‘改不到点子上’,这次社区主动来问我们的想法,感觉自己成了小区的‘主人’。”家住警苑社区的居民王阿姨说,这份“问题清单”让大家对改造充满期待。

二商:多元“共议”,方案“共绘”

民意有了,方案怎么定?社区党组织随即吹响“红色集结号”,搭建起多方协商的“议事平台”。住建局干部带着政策解读而来,施工方拿着图纸方案到场,物业、业主委员会代表带着居民重托参会,居民代表则直接“提要求、谈想法”。

“雨水沟改造得兼顾排水和美观”“车位布局要留足消防通道”“路面黑化得选防滑材料,老人小孩走路才安全”……一场场讨论热烈而务实。针对“反坡积水”“臭水沟扰民”等高频问题,多方反复推演:排水系统怎么改才能根治内涝?车位规划如何平衡数量与通行?最终,融合各方意见的改造方案及施工节点计划新鲜出炉,明确了“改哪里、怎么改、何时完”,确保每个环节都由民声“定调”。

三改:里子“焕新”,面子“焕颜”

改造工程启动后,警苑社区将工地设为“现场指挥部”,推行“早巡查、晚复盘”机制:每日830分社区工作人员上工打卡记录进度与需求,17时召开“马路办公会”,社区、施工方、居民监督员当场会商销号问题,让施工队成为居民“自家工程队”。

针对“痛点清单”,施工队精准发力:改造647.5米排水沟、3369.73平方米反坡地坪,新建230米主排水沟及配套设施,根治内涝顽疾;将西区10余米裸露臭水沟改为暗管,同步升级化粪池,消除异味蚊虫;硬化东区破损路面,清理西区“菜园子”改建成71个规范车位。从地下管网到地面环境,精细化改造让小区“里子”坚实、“面子”靓丽,交出民生满意答卷。

四固:常态“固效”,幸福“固化”

改造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社区迅速启动“回头看”机制,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组成“四方巡诊队”,每日穿梭小区查细节:路面平整度、排水通畅率、车位规范率都被纳入巡查表,发现问题立即列入“二次整改库”。

“西区没晾晒区”“路灯位置偏,夜晚光线暗”“防盗网被施工碰坏了”……居民的新诉求很快被巡诊队捕捉。针对这些问题,巡诊小组当场拍照建账、派单整改:边角绿地划设集中晾晒区,联系施工方调整路灯位置,48小时内为受损防盗网换上同色不锈钢网。每条诉求都贴“限时签”,施工方接单即办,直到居民满意才“销号”。

“一呼”听民声到“四固”保长效,警苑社区用“一呼二商三改四固”工作法,让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成了民心工程。如今的警苑社区,坑洼路变坦途,臭水沟变清流,杂乱地变有序,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高了。“接下来,我们会持续细化治理、回应需求,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安居’更‘宜居’。”警苑社区负责人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