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2024年全镇三级干部会议要求,以共同缔造为抓手,高质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学习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持续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为重点,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环境整洁、村容美观、生态良好的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行动、身先示范,充分调动农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合力。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坚持因村施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全面解决村庄、河渠、道路、房前屋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充分考虑村庄发展实际,分为示范村和整治村,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示范村10个:灰台、曾岭、窑岭、老堤、兴隆、沿堤、天河、汉江、大岭、陈岭;整治村16个:窑堤、笃实、长市、伍湖、伍场、钟市、合心、小岭、渔淌、魏棚、严河、何湾、义新、蚌湖、来麟、三建)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强化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持久开展。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环境整洁
1.村部规范整洁。坚持庄重、整洁、有序标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及时清洁国旗、标识、标牌、屋檐、窗纱,及时清理公示公告栏、墙皮广告,及时整理办公室杂物摆放、桌面资料摆放,切实做到无明显脏污、整体干净整洁。
2.河渠通畅整洁。坚持河畅、水清、岸洁标准,全面清理村域内河渠水面漂浮物及河底淤积物,全面治理脏、臭、污染严重的沟河塘渠,全面消除“垃圾沟”“垃圾塘”,恢复水体生态;及时清除河渠岸边垃圾、落叶和各类堆积物,常态化开展河渠日常管护保洁和拦漂清漂等工作。
3.道路干净整洁。坚持净化、绿化、亮化标准,常态化清洁村组道路,道路沿线无散落垃圾,道路两侧无土堆、粪堆、柴草堆、垃圾堆;镇级主要道路及村级刷黑道路两侧要逐步以景观树替代经济林,鼓励村组水泥路两侧栽种经济林,要定期进行修剪和清理,有条件的村组道路要安装路灯,做到绿化、美化、亮化协调统一,提升绿化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二)村容美观
4.庭院整理有序。以农户为单位,全面落实庭院周边、房前屋后“三包”制度(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对农户农机械、柴垛等不能入院的门前杂物等物件要求按序停、码整齐。统一设置每组、每户生活垃圾堆放点,积极引导群众保持干净、整洁,无“粪、杂物、垃圾”等堆占现象。禁止房前自留地栽种高秆农作物和搭架种植瓜藤作物。
5.设施整齐划一。以自然塆台为单位,巩固推广美丽塆台建设经验做法,统一衣物晾晒的方向和高度。量力而为在村组内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实施反映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的墙绘、宣传栏、小品等符合各自“村韵”的美化工程,设置醒目的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宣传标语。
6.村庄整治有效。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村庄陈年垃圾、墙体破损广告,全面拆除废旧、无功能杂屋,填埋无害化厕所改造后的粪坑;全面整治私搭乱建、乱搭乱挂,加强杆线序化处置,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三)生态良好
7.禁止露天焚烧。要全面开展房前屋后、路边、塘边、田边、渠边摸排清理,对堆积的秸秆、杂草等进行收集处置,对生长集中且离居民点较近的杂草要动员群众清理,减少秸秆焚烧隐患;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日常管控,落实好全域防控、巡查处置工作机制,全面杜绝露天焚烧。
8.坚持绿色养殖。全面排查房前搭建养殖、河渠围网养殖、占用耕地养殖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依法拆除取缔,严禁养殖粪污直排坑塘河渠,引导农户树立“畜进栏、禽在笼、粪入池、肥还田”意识,实现绿色养殖。
9.推进污水治理。全面排查清理田间地头农药瓶、大棚塑料膜、废弃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残留,协同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四、实施时间
2024年3月15日至12月15日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3月15日-3月31日)。一是统一思想。坚持民事、民议、民决、民管,通过村“两委”会议、党员群众代表会议、村组会议的方式把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宣传动员。利用村村通广播、村组干部入户、“塆台夜话”、横幅、标语及微信群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共同缔造”理念入脑入心、家喻户晓,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积极性。
(二)全面整治提升阶段(4月1日-11月30日)。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分阶段开展整治提升。第一阶段重点是整治村部、村庄、河渠、道路环境卫生,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达到干净、整洁、和谐的视觉效果。第二阶段重点是拆除乱搭乱建、断壁残垣、违规建筑、违规养殖,实施攻坚行动。第三阶段重点是提升绿化美化档次,打造美丽塆台、重要景观节点。第四阶段重点是长效管护、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培育文明乡风。
(三)考核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采用专班考评模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行年终考核验收评比。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对完成质量不高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对于考评结果较好的给予资金奖励。
(四)总结表彰阶段(12月15日)。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表彰名单,并选定相关村召开现场表彰会议。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办,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指导、组织、督办、考核等工作。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是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二)狠抓责任落实。各村要采取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和群众代表包户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到责任不留空白、清理不留死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督办指导,在全面整治提升阶段要每三个月要组织一次拉练评比,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切实传导压力,确保按时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各阶段工作任务。
(三)营造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提升的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为“我一起做”,有效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考核评分细则
附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考核评分细则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分值 | 考核细则 | 得分 |
一、环境整洁 (30) | 1.村部规范整洁 | 10 | 村级广场有明显暴露垃圾的,扣2分;国旗存在破损未更换的,扣3分;非公开栏区域墙面有墙皮广告的,扣2分;办公场所地面、屋檐有明显脏污的,扣3分;扣完为止。 | |
2.河渠通畅整洁 | 10 | 河道淤积堵塞、水体黑臭的,发现一处扣5分;河道有连片水葫芦等漂浮物的,发现一处扣2分;河岸有明显垃圾等堆积物的,发现一处扣2分;扣完为止。 | ||
3.道路干净整洁 | 10 | 路面有明显散落垃圾的,发现一处扣2分;道路两侧有明显垃圾等堆积物的,发现一处扣2分(不重复扣分);道路两侧行道树未及时修整影响行车安全的,发现一处扣2分;扣完为止。 | ||
二、村容美观 (30) | 4.庭院整理有序 | 10 | 农户房前屋后未落实“三包”制度的,发现一处扣1分;门前自留地种植高秆作物的,发现一处扣2分;扣完为止。 | |
5.设施整齐划一 | 10 | 打造一定数量的美丽塆台,有统一设置的晾晒杆,有墙绘、宣传栏、小品等“村韵”展示,有醒目的宣传标语。示范村至少打造小组数50%的美丽塆台,整治村至少打造2个美丽塆台,打造不达标,一项指标扣2分,扣完为止。 | ||
6.村庄整治有效 | 10 | 广告破损未清理的,发现一处扣2分;村级主要道路两侧有破损杂屋未处理的,每处扣2分;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严重的,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 ||
三、生态良好 (40) | 7.禁止露天焚烧 | 15 | 发现一处火点扣2分;发现一处黑斑扣3分;被市级以上通报一次扣10分;此项扣分不设限。 | |
8.坚持绿色养殖 | 15 | 违规房前搭建养殖的,发现一处扣2分;违规河渠围网养殖、养殖粪污直排坑塘河渠的,发现一处扣3分;占用耕地养殖被卫片通报的,一次扣10分;此项扣分不设限。 | ||
9.推进污水治理 | 10 | 田间地头农药瓶、塑料膜随意丢弃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一处露天旱厕扣1分;扣完为止。 | ||
合计 | 100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