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办事处2019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10095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后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19年05月08日 00:0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2日 00:00:00 名  称: 前湖办事处2019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9-05-22 00:00 来源:潜江市后湖管理区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鄂政发〔2016〕3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按月报送2019年新增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等要求,切实改善我区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确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任务

前湖办事处在10月底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垃圾清理、河道整治、污染防治为重点。标本兼治,分阶段科学推进历史遗留环境问题集中整治。确保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生活污水处理率≧6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的标准。

二、工作计划

(一)制定方案。2019年6月底前,前湖办事处按照管理区方案要求,梳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整理清单。

(二)推进落实阶段。2019年6-10月,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工作。

(三)验收整理阶段。2019年11月,将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证明材料及相关工程作证资料报送至区环保科,包含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清运率与无害化处理率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全面深入落实和推行“河长制”,夯实辖区内河道巡查和监管及问题处置的责任,积极实施水环境治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整治 “三乱”(乱排污水、乱倒垃圾粪便、乱扔病死禽畜),确保实现饮用水源地“四无”(无垃圾、无淤泥、无漂浮物、无障碍物)目标。主要工作措施为:

1、加强宣传在重要水源地设置醒目标识牌,推动保护用水水源地工作开展,加强对水资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保护法》在基层进行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牵头督办单位:区委宣传部,具体组织实施:前湖办事处)

2、整治河道生态环境。管护长效机制,落实道管护工作维护河道地附近生环境,通过禁渔及围网拖拉水产品等违法行来保持生态平衡。大力实施沿岸植被恢复工程,有效隔离和控制入河污染物;加强河道与河岸垃圾清除,加强河道水域环境卫生监管,建立属地河岸和水面保洁长效管理措施。(牵头督办单位:区水利科,具体组织实施:前湖办事处)

3、推进污水排放的监管。严控沿河保留排污口,加强河道两侧企业、农家乐、畜禽养殖等污水排放控管,要求相关企业和个人做好污水处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公开查处结果。(牵头督办单位:区环保科,配合组织实施:前湖办事处)

4、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实施黑臭水体整改销号制度,按照“一水一策”要求,结合我村实际,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措施,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力度。

5、整治河道沿线环境。对河道沿线卫生死角进行整治。实施驳岸整修,拆除非法设置和与周围环境及景观严重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的建筑或广告牌,消除河道两侧50米距离内乱堆放、乱倾倒等现象。实施河岸绿化及河道沿线防护林带建设,对河道两侧进行植绿增绿,使沿河环境景观达到河堤绿化、两岸建筑物外形美观的效果。(牵头督办单位:区水利科,具体组织实施:前湖办事处)

6、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依靠科技力量,从污染源头上进行控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大力推进沿河道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加快调整传统种养殖业,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全面整治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围网养殖,切实减少沿河道农业面源污染。(牵头督办单位:区农办,具体组织实施:前湖办事处)

(二)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有效解决垃圾露天堆放、简易填埋等突出问题,基本建立起设施完备、技术成熟、队伍稳定、监管有力、保障可靠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争取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

1、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全面清理村内外和公共场所垃圾,彻底治理村周边及沿路、沿河、垃圾乱扔、乱倒、乱堆现象。实施源头管控,严厉查处。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外“脏乱差”问题。达到村内外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河道无垃圾沉淀物、漂浮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杂物等“五无”卫生标准。

2、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体系。鼓励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类别分类,实现对可堆肥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理。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集中处理模式,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力争创建一个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按照每50—100户设置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农村保洁员队伍,负责村庄巷道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村庄内按村民居住密度合理配备卫生收集设施,对露天垃圾池采取环保封闭措施。按照垃圾转运的交通路线和转运半径,科学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二次污染。

(三)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及污水处理工作。

加快二期污水管网项目的建设,加强配套管网及支线管网建设。坚持农村改厕与新型社区建设、污水治理等工作统筹考虑、一并推进,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治理、资源化利用。在污水管网可延伸覆盖到的区域,选择使用水冲式厕所全部纳入统一集中收集处理;在前湖办事处新建一个公共卫生厕所。

(四)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

统筹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生产布局,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开展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突出养分综合利用,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运输、利用设施。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为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消除可能存在的漏排等污染隐患。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定发展畜禽养殖,在限养区、适养区要加快沉淀池、沼气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综合治理,杜绝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直排。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管理区副书记、主任赵忠海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管理区党委副书记陈道田,管理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从政,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穆桂明同志任副组长,规建、环保、文教卫、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资金保障。通过整合利用扶贫、住建、农业、水利、农办、、交通等资金资源和政策措施,确保前湖办事处顺利通过市农村环境整治验收。管理区对前湖办事处实行以奖代补,验收合格后,市奖励资金全额全额拨付。

(三)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前湖办事处要根据不同项目类型,采取以新增建制村为单位与以分项目为单位相结合、纸质文件资料与电子版兼备的方法,将项目招投标文件、项目合同、相关支撑附件等文件收集归档,汇编成系列化、标准高的项目管理台账,建立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档案资料库,每一项重点工作实施动态更新。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党建”带宣传的模式,大力发展党员、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