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办公室
关于印发《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建改验收
办法》的通知
各办事处、社区: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央农办等 8 部门《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和《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通知》《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潜江市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潜江市2018年度农村户改验收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管理区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拟定了《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建改验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后湖管理区农户改厕验收小组名单
2.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建改验收办法
2019年11月21日
附件1:
后湖管理区农户改厕验收小组名单
为进一步做好农户无害化厕所验收工作,合力推进农户改厕上台阶、上水平,确保验收工作质量,经管理区主要领导同意,厕改办确定后湖管理区农户改厕验收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陈道田
副组长:柳强、徐永林、蒋先斌
成 员:李明波、黄嘉兴、梁永刚
验收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厕改办,负责具体工作。
附件2:
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建改验收办法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根据《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通知》《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潜江市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潜江2018年度农村户改验收办法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主体
各办事处、社区是农村户厕建改验收主体,各单位要依据本办法制定本辖区具体验收标准和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验收对象
2018年-2019年安装管理区自主招标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厕改农户,各办事处、社区要做好验收资料准备。
三、验收依据及标准
(一)验收依据
1.国家有关政策。《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农发〔2019〕15号),《关于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财农〔2019〕19号)。
2.省有关政策。《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通知》《湖北省农村“厕所革命”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3.技术规范、标准。《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号),《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19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DB42/T 1495-2019),《湖北省农村无害化厕所安装手册》,《潜江市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指导手册》。
4.《湖北省农村“厕所革命”数据管理系统》。
(二)验收评价标准
根据农户户厕建改质量及台账管理来进行评分,评分达到90分及以上判定验收合格,低于90分判定不合格。
四、验收内容
(一)组织实施方面。一是各级出台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等;二是影像资料、实施记录、台账等;三是各种表格及签字手续;四是群众满意度。
(二)技术质量方面。一是技术资料的完整情况;二是产品质量情况;三是建设质量情况;四是完成任务是否符合整村推进要求、无害化率达标情况;五是改厕模式选择是否科学;六是粪污处理利用情况。
(三)任务完成方面。重点核查本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核查是否整村推进率达到85%,无害化率达到85%。
五、验收程序
(一) 自查整改。各单位组织专班人员,对辖区内农户改厕情况进行认真核查,核查时限为22-24日,对发现的问题迅速进行整改,整改时限为一星期,经改厕户签字、汇总后,向管理区提出验收申请。
(二)办事处、社区交叉验收。管理区收到办事处、社区申请后,组织各办事处、社区采取交叉验收,要对照各单位已完成建改任务数,全覆盖开展交叉检查验收,每一户都要按照《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技术质量验收评价表》(附表1)进行实地踏勘、签字验收。交叉验收完成后,形成验收报告由行政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管理区验收小组。
(三)管理区复核。根据各办事处、社区上报的验收申请和交叉验收结果,管理区验收小组对各办事处、社区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情况进行复验。
六、验收要求
(一)要成立验收工作小组。从厕改办、规建管办、农办等部门抽调领导、工作人员组成。验收小组组长由管理区党委副书记陈道田担任。
(二)要认真查看资料。验收考核人员要按照时间、项目推进程序进行资料查验工作。
(三)要实地查看现场。验收小组要查看实地改厕情况,并进行记录。
(四)要随机访谈和实际座谈。申报、初验、验收、复核、应用都要开展改厕户满意度测评,没有开展满意度测评的或者测评不满意的,不予通过验收。
(五)要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改厕验收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
附表:1.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技术质量验收评价表
附表1
后湖管理区农村户厕技术质量验收评价表
户名 办事处、社区 队
验收 指标 | 内容分值 | 评分标准 | 核查方式 | 扣分 | |
整村 推进 | / | 问询、核查是否是达到整村推进验收原则,如是继续核查,如否,终止核查。 | 现场查看 | / | |
数量 | / | 户厕存在的往下继续核查;户厕不存在的本表总分为0分,终止核查。 | 现场查看 | / | |
建 改 质 量 70 分 | 厕 屋 20 分 | 1.设施及卫生:有顶、有便池蹲位(坐便器)、有冲水设施或贮水桶;厕屋内清洁,基本无臭(6分) | 现场查看 | ||
2.粪污分流:生活污水不能排入厕所化粪池 | 一票否决 | ||||
3.旱厕拆除:原有的旱厕已拆除或将旧厕化粪池填平(5分) | |||||
4.排气管:有且应在第一池或靠墙安装,便器有承水弯的除外(4分) | |||||
5.厕屋出粪管已与化粪池联通(5分) | |||||
化粪 池50 分 | 砖砌水泥三格式(含预制件) | ||||
1.化粪池容积≥1.5 m3(3分),粪池容积比例为2:1:3(3分)化粪池有效深度≥1m(4分) | 现场检查 | ||||
2.化粪池无内外渗漏(5分) | 现场查看 | ||||
3.化粪池均有盖板(3分),封盖严实(2分) | 现场查看 | ||||
4.过粪安装方向正确。过粪管交错安装(5分),过粪管上沿距池顶≤6cm(8分)连接牢固(4分),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应在第一池池壁的下1/3处(4分),第二池至第三池的过粪管入口在第二池池壁的下1/3或1/2处(4分) | 现场检查 | ||||
5.池盖上平面应高出地坪,能确保雨水不倒灌入池(5分) | 现场查看 | ||||
一体化三格式 | |||||
1.化粪池外壁、内隔板、孔盖无破裂、无变形,无内外渗漏现象 | 现场查看 | 一票否决 | |||
2.化粪池容积≥1.5m3(2分),粪池容积比例为2:1:3(2分)化粪池有效深度≥1m(2分) | 现场检查 | ||||
3.化粪池壁厚、材质及产品整体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DB42/T 1495-2019的要求(5分) | 查批次产品检测报告 | ||||
4.内部隔板应与池体牢固、密封连接,密封胶应为结构胶,宜采用卡槽等形式;一次性滚塑、吹塑成型的塑料化粪池,其隔板应使用加强筋以增强强度,加强筋应焊接到池体内壁(5分) | 现场查看 | ||||
建 改 质 量 70 分 | 化粪 池50 分,对应选取1种类型赋分 | 5.过粪管安装方向正确。过粪管交错安装(5分),过粪管上沿距池顶≤6cm(8分)连接牢固(2分),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应在第一池池壁的下1/3处(2分),第二池至第三池的过粪管入口在第二池池壁的下1/3或1/2处(3分) | 现场检查 | ||
建 改 质 量 70 分 | 化粪 池50 分,对应选取1种类型赋分 | 6.三个池均应加盖,孔盖有良好的抗老化、抗压性能;玻璃钢、塑料化粪池的孔盖与化粪池须有锁闭装置,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化粪池的孔盖与孔口应密封平整,孔盖自重应大于4Kg预制(7分) | 现场查看 | ||
7、池体正上方地坪覆盖平整(2分)、硬化(2分),孔盖上平面能高出地坪,能确保雨水不倒灌入池(3分) | |||||
完整上下水冲式或多户联建大三格式 | |||||
1.户厕与管网管道联通(30分) | 现场查看 | ||||
2.粪污直接进污水处理设施的,设施应在正常运行(20分) | |||||
3.粪污进多户联建大三格式的,设施容积按每户≥1.2 m3计算,结构应符合砖砌水泥三格式化粪池的要求(20分) | |||||
沼气联通式 | |||||
1.户厕与沼气池联通(20分) | 现场查看 | ||||
2.沼气池能正常使用(30分) | |||||
台账管理30分 | 台账质量30分 | 1.签名:有竣工单,有户主签名确认工程完工接收(10分) | 查阅纸质 台账 | ||
2.档案:建立纸质和电子台账,应有厕所所在乡(镇)和村名称、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是否为非异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害化模式、建改方式、完成时间、户主签字、厕所照片及验收记录(20分) | 查阅上报系统与纸质 台账 | ||||
粪污处理利用 | / | 粪污处理后如何利用? □施肥 □第三方收集利用 □未利用 | 现场查看 和问询 | ||
得分合计 | 分 | £ 合格(90分及以上) □ 不合格(小于90分) |
注:核查整村平均分达到90分及以上判定验收合格,低于90分判定不合格。
交叉验收组长签字 交叉验收专班签字(2人)
年 月 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