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口镇“十二五”工作总结及
“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浩口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镇情,突出“农业立镇、工业兴镇、城建靓镇”的思路,主攻农业、工业、城建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五年来(2011-2015),固定资产投资由1.46亿元提高到4.4(预计)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6.1亿元提高到33.8(预计)亿元,国地两税收入由898万元提高到2050(预计)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27元提高到14230(预计)元。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十二五是我镇农业基础设施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镇实施了一些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争取项目和资金对运粮河、西荆河、新干渠、洪宋电排河、万福河部分堤段进行了疏浚固堤。争引项目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完成了万福河场界河闸等闸站建设,对全镇范围内村级泵站和外围涵闸进行了维修,进行了洪宋泵站集水池清淤、机电配套和闸房维修,对西河泵站堤段进行了加固。争取西荆河治理项目资金对冬工脱坡柳泗河段进行了整治。完成了投资4800万元的3.5万亩高产农田整理项目,投资1392万元的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10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项目。启动了投资300万元的西荆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了5000亩的莱克集团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柳洲项目区建设相关工作。
二、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5年来,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在镇区东部沿318国道南侧着力打造工业聚集区,目前已完成了规划编制,为招商引资和企业落户提供了科学规划。争取投资8000万元开工建设了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将解决制约浩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瓶颈问题。招商引资兴建了华雄建材(投资6000万元)、路依甲羽绒服饰(投资2亿元)、艾美服饰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长青松制衣(投资6000万元)、丰浩制衣(投资3000万元)等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企业落户,此外还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中。招商引资建设了百姓购物广场(投资1100万元)、鑫园瑞斯佳购物广场(投资3000)、富迪浩口购物广场(投资6000万元)、“龙城华府”商品住宅小区(投资2.5亿元)、浩口商贸城(投资2.5亿元)、金四季商业街(投资1.2亿元)等一批重点三产业项目,促进了三产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品位。自行筹资先后完成了318国道集镇区街道的临街门面房屋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2000万元),兴隆街路面改造及下水道建设工程(160万元),318国道浩口集镇段扩宽改造工程(1500万元),318国道浩口集镇段沿线临街单位和商铺灯饰亮化工程(30万元),浩张公路集镇段扩宽改造工程(150万元),第二期西荆河靓水平台建设工程(150万元),浩口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机关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120万元),机关单身公寓新建工程(110万元),机关食堂新建工程(90万元),机关院落绿化改造工程(20万元),集镇道路破损路面维修改造工程(20万元),许桥、文岭两村318国道沿线的绿化、路灯安装及人行道建设工程(80万元),凡场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180万元),反修河、居民河疏挖衬砌、雨污分流、景观改造工程(600万元),318国道浩口集镇段整体刷黑工程(200万元)等一批重点城镇建设工程。结合浩口交警中队升格为交警大队,在集镇主要街道划定了400余个免费停车位,规范了车辆停靠。自行筹资在318国道“1111KM”处安装了交通高清卡口。自行筹资邀请省市专家在多轮严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镇中心广场、商贸城和东河村新农村总规的规划评审,完成了柳洲新村和东河新农村修建性详规的规划评审。
四、统筹社会事业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完成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更新了旧的自来水主水管网并新增了一条备用取水管(100万元);完成了王田河村危桥重建工作(80万元);对凡场村危桥进行了拆除重建(90万元);完成了全镇31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1200万元);对浩张公路浩口集镇至汉宜高速公路桥段2.5公里长的路段进行了升级改造(390万元);圆满完成“绿满潜江”工作任务(230万元);新建了垃圾压缩中转站(38万元);在集镇安装了29个治安摄像头,基本实现了重点部位和主要交通干道的监控全覆盖;共修建通村公路134.75公里,另有83.982公里的通村公路修建计划被纳入了市通村公路项目库;启动了浩口镇养老服务中心项目(300万元);圆满完成了潜石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民调、拆迁等工作;新建了占地260平方米的多功能图书馆(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多功能运动场(6.5万元);多次成功举办各类全镇性群众文体活动;争取项目启动了“五化”村卫生室建设,已有11个村基本竣工,剩余的村也都在积极谋划;积极开展计生政策宣传,各项计生奖励扶持优惠政策得到充分落实;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果,中考成绩每年均排名全市前列;加大安全生产宣传、监管和巡查力度,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几年来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镇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和各村工作站运转正常;着力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每年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农村五保、低保动态调整和生活救助工作,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武装、公安、司法、信用社、邮政、工会、团委、统战等部门也较好地履行了各自职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各项社会事业呈现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少,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较少。二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交通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三是受工业用地和城建用地计划指标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经济和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够强,产业结构模式相对单一,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够多。五是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难以全部解决到位。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十三五”规划构想
“十三五”期间,是浩口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跨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全镇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握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保持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发展瓶颈,激活生产要素,努力拼搏,务实创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浩口跨越发展。
一、“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
(一)党的领导得到加强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实际,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
(三)基础建设实现跨越
到“十三五”末,在全面完成村村通及路肩培护的基础上,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农村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真正做到有涝能排,有旱能抗,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全镇供水、供电、通讯、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四)社会民生有效改善
到“十三五”末,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医疗、保险的覆盖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农民素质大幅提升
加大科普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力度,确保8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能有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更新观念,崇尚科学,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六)城乡统筹取得突破
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争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二、“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做大工业
1.加大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区内路网、水网、电网建设,搞好绿化、硬化等配套设施,力争“十三五”末,建成园区面积达1000亩,各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努力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产业基地。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争“十三五”末至少新增5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工业聚集区。
(二)做强农业
1.大力发展“虾稻连作”的“金色经济”产业;推动特种水产品和蔬菜“绿色经济”发展。
2.以土地流转为推手,打造高效农业升级版。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大户、农业企业聚集。进一步引导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土地,集并经营,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农产品种养基地,为促进品牌农产品和标准化农产品发展打下基础。
3.以农业企业为重点,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在农产品加工品质上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完备,培育以隆盛水产、宇兆农业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做靓城镇
1.围绕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编报,争取项目,重点做好镇区整体环境建设,引导农户向集镇靠拢。同时抓好集镇清洁工程建设,继续实行门前“四包”,按照文明卫生城镇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镇区发展环境,推动全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2.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镇域规模,在潜枣高速苏港出口进行规划控管后加快集镇新区的编制工作;加快柳洲社区建设步伐。突出抓好集镇基础设施项目后续工程建设,提高集镇建设品位和形象。
3.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建设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创业,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镇投资兴业,使集镇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做好党建
1.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密切党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活动和党员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凡要求群众做到的事情,党员干部自己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3.继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干部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开展以党员承诺制,党员进万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主题党建活动,严格要求,促使每个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4.健全完善党建目标机制,强化责任目标,组织好经常性的考核评比,做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基层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充分体现基层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做实民生
1.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到“十三五”末基本解决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加快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添置必要的文体活动设施,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完善村级便民服务室、村卫生室、图书室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稳步推进全镇各村“五化”卫生室建设相关工作。
3.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抓好镇域内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工作,坚持原则、规范程序、公开透明,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确保群众参合率100%,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4.落实各项惠农资金和民政保障资金的发放。按要求做好精准扶贫相关工作,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疑难信访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