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他返乡深耕“稀罕养殖”,红火日子看得见

发布日期:2025-09-19 16:07 来源:潜江融媒

积玉口镇赤湖村的

一片林下养殖场

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面

一群毛色鲜亮、体态健硕的

七彩山鸡正四处踱步

时而高声啼鸣

时而追逐嬉戏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咯咯……”随着一阵清脆的吆喝声,养殖户蒋传舟手提装满饲料的食桶走向鸡群,原本分散的山鸡立刻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围在食桶旁争相啄食,场面热闹非凡。



蒋传舟曾在外地务工

因一次偶然机会

接触到禽类养殖技术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和学习

他看准七彩山鸡广阔的市场前景

↓↓↓

这种俗称“雉鸡”的禽类

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且在餐饮市场需求旺盛

市场价值远高于普通家禽


2022年,蒋传舟决定回乡创业,开始试养。“家里以前也养过土鸡,但七彩山鸡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刚开始心里也没底。”蒋传舟回忆,最初他只引进了1000多只鸡苗,打算小范围试错。


然而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七彩山鸡虽然市场价值高

但养殖难度远超普通家禽




蒋传舟说

“它们对温湿度特别敏感,而且野性强、喜欢互相打斗,很容易出现伤亡,行业普遍成活率偏低。”


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批鸡苗不仅因互斗损失不少,加上饲料配比不当、养殖场温湿度调控不到位,最终存活率仅五成左右,这让他前期投入的资金和心血打了水漂。





面对挫折,蒋传舟没有气馁。他重新调整思路,白天精心照料鸡群,晚上刻苦学习技术、查阅资料,不断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一步步攻克养殖难题。针对鸡群互斗问题,他为每只山鸡佩戴特制“防护口罩”,减少啄斗伤害;为改善生长环境,他精准调控养殖场的温湿度、通风频率和光照时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持续摸索与改进

蒋传舟逐渐掌握了

七彩山鸡的养殖诀窍

鸡群存活率稳步提升


“现在技术成熟了,存活率能稳定在八成以上。”谈及如今的养殖成果,蒋传舟满脸自豪。目前,他的林下养殖场规模已从最初的1000多只扩大到近5000只,养殖品种也从单一的七彩山鸡,拓展到土鸡、珍珠鸡等多个品类。



走进蒋传舟的养殖场,四周环绕着铁丝网状围栏,既能防止山鸡外逃,也能抵御天敌侵扰。围栏内树木和灌丛茂密,场地宽阔,为山鸡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天然遮阴处。“我坚持林下生态养殖,山鸡每天在林子里跑、吃天然饲料,养殖周期要8个月左右才能出栏,这样肉质才能够鲜美紧实。”蒋传舟介绍,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产出的山鸡,凭借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主要销往潜江及周边地区的酒店、餐馆和农庄,每只售价达120多元。


良好的市场反响

让蒋传舟的收入逐年增长


“去年一共出栏了3000多只山鸡,总收入有30多万元,今年下一批即将出栏的山鸡,也早就被客户预订一空了。”蒋传舟笑着说,如今养殖场的收益稳定,家里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己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


“养殖技术是关键,我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大家再走。以后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把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让七彩山鸡真正成为咱们赤湖村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谈及未来规划,蒋传舟信心满满。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带动村里更多乡亲参与进来,共同发展林下养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