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稻就靠天吃饭,现在这‘稻虾共作’新模式,不仅稻田不荒了,还能多赚一份虾钱!”近日,在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龙湾村、龙新村等地“四季有虾”稻田养殖示范田现场,村民们正忙着加固田埂、布设围网,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全市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四季有虾”虾稻示范田将通过科学统筹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周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龙湾镇郑家湖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具备发展稻虾共作的天然优势。“过去村民单一种植水稻,亩均收益不足1500元。今年我们引进‘四季有虾’模式,就是要让‘一亩田’产出‘两份钱’。”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郑青龙介绍,决定在全村推广“四季有虾”虾稻示范田以来,村支“两委”多次组织村民赴外地考察学习,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从田块改造到技术应用全程把关。

“四季有虾”虾稻示范田严格遵循“分季养殖”技术要点:2月下旬投放幼虾,4月下旬捕捞成虾后开始种植早稻;8月上旬处理水稻秸秆、种植水草,8月下旬投放虾苗,11月至次年2月中旬捕捞。技术员介绍,“我们选用的虾苗规格在140-240尾/公斤,春季投放密度6000-8000尾/亩,冬季8000-10000尾/亩,饲料以蛋白含量32%-34%的配合饲料为主,还会搭配发酵豆粕”。目前,郑家湖已建成400亩高标准虾稻示范田,完成冬季虾苗投放,伊乐藻覆盖面积达30%,预计11月下旬首批冬季虾即可收获,亩产可达25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预计600公斤,亩均综合收益将突破12000元。


下一步,龙湾镇计划以示范田为依托,带动全镇更多村民参与“四季有虾”模式,推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