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镇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6758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龙湾镇 发文日期: 2017年08月10日 10:35:59 文  号:龙办发〔2017〕42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0日 10:35:59 名  称: 龙湾镇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7-08-10 10:35

 

龙湾镇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实施方案

 

按照委、政府统一部署,根据潜江市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政策,精准及时地将耕地地力保护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补贴范围和对象

(一)补贴范围。全镇范围内,原则上对种地农民拥有承包权的耕地、村组机动地在农村土地确权(或在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时被确认的耕地给予补贴。

(二)补贴对象和依据。有关意见,全镇以农户土地二轮延包面积为基础实行补贴。

我镇农户之间土地经营权发生流转的,应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补贴资金受益方;农户之间未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的,补贴资金仍由土地承包权者享有;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农业生产的,必须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补贴资金受益方。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必须上报镇经管站备案,作为补贴发放凭据。

我镇农户(含农户外的组织和个人,下同)承包耕种村组机动地的,村组必须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协议,且历年缴纳承包租金,并在镇经管站上账、开票、备案,才能纳入补贴范围。村组未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协议的村组机动地,或通过改变或调整弓口形成的机动地,以及不被经管部门认同的机动地,不得申报补贴。

(三)不享受补贴的范围。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不属于农村集体耕地的滩涂、行(蓄)洪区、湖垸、河道等已经围垦、种植作物的土地。

2、国家已颁发林权证的林地和已享受退耕还林补贴的土地。

3、作为畜牧养殖场占用的耕地。

4、成片耕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包括:

在设施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如工业化作物栽培的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育种育苗场所、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用地和环保设施用地;

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粮食生产的配套设施用地。如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用地。

5、非农业征(占)用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

6、经市人民政府认定,长年抛荒的耕地。

7、经市人民政府认定,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

二、补贴面积核定程序与方式

(一)面积申报。村民委员会组织农户按照2017年初至今的实际承包耕地面积,据实填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分户申报表》,经农户签字认可,村委会签字盖章后上报区镇处。

(二)面积核实。我镇组织政府包村干部、农补各成员单位对申报表信息进行逐户审核,包括对农户姓名、身份证号、土地二轮延包面积、承包村组机动地面积以及流转耕地面积、扣除面积、申报补贴面积等信息进行核实。对核实的补贴面积与农户申报的补贴面积不一致时,经农户本人签字确认后,对农户申报表信息进行调整。对新增补贴农户、不再享受补贴的农户以及继续享受补贴的农户基础信息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做出调整和变更。

(三)面积公示。面积公示由镇政府负责。具体由镇财政所根据核实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分户申报表》,将相关信息录入《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打印出农户补贴面积公示表,加盖区镇处公章后,由镇组织政府包村干部、农补各成员单位人员在村内张榜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表不得交村干部代为公示。应将全组村民的补贴面积印制成表,在全组农户聚集区进行“全组通告制”集中公示,并拍摄留存影印资料。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必须重新核实调整。

(四)面积确认。镇政府根据公示情况无异议后,填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分村汇总表》,加盖镇政府公章后以文件形式上报市农业局。

三、补贴资金发放程序与方式

根据核定的补贴面积、统一补贴标准、统一补贴程序、统一补贴时间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一)资金分解。财政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审定的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按全市统一的亩平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计算分解到农户。

(二)资金公示。镇政府负责补贴资金公示。在发放补贴资金前,镇财政所通过《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生成每个村组的农民补贴情况公示表(包括农户姓名、补贴面积、补贴资金等内容),加盖区镇处公章后,由镇政府组织政府包村干部、农补各成员单位人员在村内公示7天,公示表不得交给村干部代为公示。公示期间出现的异议,镇政府应及时进行核实和调整。公示无异议后,镇财政所向市财政局上传《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中的所有信息。

(三)资金发放。补贴资金采用“一本通”存折(以下简称“一本通”)方式于2017年6月30日前发放到农户手中,不得使用现金向农户兑付补贴资金。

“一本通”以农户姓名开设,使用唯一账号,直接由镇财政专管员交付到农户手中,禁止村干部经手代办。对同一农户耕种同镇不同村组的土地(包括亲戚、他人和村组机动地)要合并为一户,不准一户多折,严禁设立虚假户主姓名、虚假村组名称等。对外出打工、暂时不能发放的农户“一本通”,一律由财政专管员保管,登记造册,统一管理。承担“一本通”管理的专管员要经常“一本通”户主取得联系,做到外出务工人员随时返回随时发放。镇政府要经常核查财政专管员保管“一本通”情况,确保补贴资金安全。

(四)资金兑付。农商行根据补贴资金分户数据表,于3个工作日内将每个农户的补贴资金存入其账户,不得无故拖延、拒付、占压资金;存入资金时,应在农户“一本通”摘要上标明“耕补”,并从次日起计算存款利息。农商行在发放完补贴资金后,应向财政部门出具相关支付凭证,办理结算手续;将结余资金划归财政部门在市农发行设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

(五)资金支取。农户持“一本通”、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及密码到代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支取补贴资金。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支取农户补贴资金和代(抵)扣各种款项。农户若出现相关资料丢失、泄密等情况,应及时到代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挂失手续,补办“一本通”。农户补办的“一本通”连同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报镇财政所,财政所应及时更正农户的相关信息。

四、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政府是补贴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负责补贴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检查,对辖区内的补贴工作具体负责,财政、农业、经管、纪委、国土、林业、畜牧、农村商业银行、信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管理和监督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龙湾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负责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统筹推进。各驻村机关干部、相关镇直部门要全力以赴,负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有序实施,每日向镇农补工作专班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一)镇政府负责本区域内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全镇补贴面积核实、资金兑付、政策宣传、监督检查、政务公开及信访工作。

(二)镇政府全面负责辖区内补贴具体工作组织落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农户耕地面积等基础信息的统计、核实、公示、上报工作,确保农户上报的补贴面积等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完成补贴政策的宣传与政务公开工作,并对工作中的矛盾按政策妥善化解。

(三)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农户填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分户申报表》,审核农户所填数据,签署审核意见,上报镇政府统计汇总。

(四)镇财管所负责落实补贴资金拨付与监管,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负责与农商行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督促市农商行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负责《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有关数据的收集、录入、上传等。

(五)镇农负责审核、汇总各村上报的补贴面积;向各村反馈经初审核定的长年抛荒、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面积,并会同财政将审核汇总后的补贴面积上报镇政府审定。

(六)经管负责提供土地二轮延包面积、村组机动地面积,土地流转中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

(七)镇纪委负责对农补工作进行全过程大数据比对的组织、协调,查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八)国土、林业、水产、畜牧部门负责提供农户(农民合作社或企业)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耕地、已颁发林权证林地和已享受退耕还林补贴的土地等有关资料。

(九)农商行负责补贴资金的及时划拨与兑付工作。

(十)镇信访办负责全农补工作的来信来访的接访处理,并对上访人员进行政策解读与咨询。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政策宣传。镇农补办要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及时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在农户集中地方广泛张贴。

(二)加强政务公开。全镇将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信息实行政务公开。镇财政部门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补贴程序、补贴资金发放等信息及时在财政政务公开网上公开。村委会应及时在“村务政务公开栏”上张贴补贴政策和农户分户补贴数据信息。

(三)设立举报电话。财政、农业、经管等部门应设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及群众咨询和监督。

(四)强化工作监管。财政、农业、经管等部门应加强补贴政策落实的日常工作监管。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专项检查与交叉检查等有效形式,对耕地面积申报、审核,补贴资金发放、政务公开、资料归档,信息报送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及时处理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因各种原因收回的补贴资金,及时划入市财政局在市农业发展银行设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作为次年补贴资金来源管理。

(五)实行责任追究。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政策,事关耕地地力保护、稳定粮食生产和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相关职能部门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工作中,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疏于管理,出现违纪违规行为以及延误工作进程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省政府令第386号)、《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鄂办文〔2011〕69号)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构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1:龙湾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2:龙湾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专班

 

附件1:

 

龙湾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领导小组名单

 

   长:付  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长:宋先俊(镇党委副书记)

          林本浩(镇党委委员)

   员:宋蓉霞(镇纪委副书记)

          杨明华(镇农办主任)

 卫(财政管理所所长)

周厚福(经管站站长)

关海青(林管站站长)

马再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黄卫兵(国土所所长)

李海波(畜牧站站长)

易必飞(农机站站长)

刘成新(农商行龙湾支行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明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周厚福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龙湾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专班

 

 长:付  

副组长:宋先俊  林本浩

 员:宋蓉霞  杨明华      周厚福

关海青  马再才  黄卫兵  李海波

易必飞  刘成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