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公示
(公示时间:2020年7月28日-8月28日)
(一)范围与定位
1. 规划范围
西至兴隆河水利管理局,南至规划王场二路以南,东至汉江堤坝外侧堤角,北至黄湾渔场以北规划道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2.3平方公里。
2. 功能定位
依托盐化工基础与光电子信息产业潜力,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绿色循环产业园;依托镇区生活基础与特色小镇建设潜力,构建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产业园。
(二)人口与规模
1. 规划人口
依据《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光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居住总人口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万人,农村人口0.5万人。
2. 建设规模
依据《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8平方公里。
3. 用地指标
城乡用地汇总表 | ||||||
用地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m²) | 占城乡用地比例(%)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H | 建设用地 | 715.63 | 58.12% | |||
H1 |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 704.90 | 57.24% | |||
H11 | 城市建设用地 | 677.98 | 55.06% | |||
H14 | 村庄建设用地 | 26.92 | 2.19% | |||
H3 |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 10.73 | 0.87% | |||
E | 非建设用地 | 491.55 | 39.92% | |||
E1 | 水域 | 87.58 | 7.11% | |||
E2 | 农林用地 | 403.97 | 32.81% | |||
发展备用地 | 24.20 | 1.97% | ||||
城乡用地 | 1231.38 | 100.00% | ||||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 ||||||
用地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m²) |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R | 居住用地 | 67.27 | 9.92% | |||
R2 | 二类居住用地 | 67.27 | 9.92% | |||
R22 | 服务设施用地 | 2.23 | 0.33% | |||
RB | 商住用地 | 24.58 | 3.63% | |||
A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21.42 | 3.16% | |||
A1 | 行政办公用地 | 4.95 | 0.73% | |||
A2 | 文化设施用地 | 1.27 | 0.19% | |||
A21 | 图书展览用地 | 1.22 | 0.18% | |||
A22 | 文化活动用地 | 0.05 | 0.01% | |||
A3 | 教育科研用地 | 12.29 | 1.81% | |||
A33 | 中小学用地 | 10.18 | 1.50% | |||
A35 | 科研用地 | 2.11 | 0.31% | |||
A5 | 医疗卫生用地 | 2.91 | 0.43% | |||
A51 | 医院用地 | 2.91 | 0.43% |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18.66 | 2.75% | |||
B1 | 商业用地 | 15.50 | 2.29% | |||
B2 | 商务用地 | 2.14 | 0.32% | |||
B4 |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1.01 | 0.15% | |||
B41 | 加油加气站用地 | 0.64 | 0.09% | |||
B49 | 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0.38 | 0.06% | |||
M | 工业用地 | 332.02 | 48.97% | |||
M1 | 一类工业用地 | 290.99 | 42.92% | |||
M2 | 二类工业用地 | 41.04 | 6.05% | |||
W | 物流仓储用地 | 8.31 | 1.23% | |||
W1 |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 8.31 | 1.23% | |||
S |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92.56 | 13.65% | |||
S1 | 城市道路用地 | 89.42 | 13.19% | |||
S4 | 交通场站用地 | 3.14 | 0.46% | |||
S41 |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 0.90 | 0.13% | |||
S42 | 社会停车场用地 | 2.24 | 0.33% | |||
U | 公用设施用地 | 18.52 | 2.73% | |||
U1 | 供应设施用地 | 13.73 | 2.03% | |||
U11 | 供水用地 | 4.42 | 0.65% | |||
U12 | 供电用地 | 8.92 | 1.32% | |||
U13 | 供燃气用地 | 0.40 | 0.06% | |||
U2 | 环境设施用地 | 4.11 | 0.61% | |||
U21 | 排水用地 | 3.71 | 0.55% | |||
U22 | 环卫用地 | 0.41 | 0.06% | |||
U3 | 安全设施用地 | 0.67 | 0.10% | |||
U31 | 消防用地 | 0.67 | 0.10% | |||
G | 绿地与广场用地 | 94.64 | 13.96% | |||
G1 | 公园绿地 | 63.58 | 9.38% | |||
G2 | 防护绿地 | 29.45 | 4.34% | |||
G3 | 广场用地 | 1.61 | 0.24% | |||
H11 | 城市建设用地 | 677.98 | 100.00% | |||
发展备用地 | 24.20 |
(三)产业规划
以盐化工与光信息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
打好基础,夯实原材料产业门类:盐卤化工、光学与半导体材料。
做靓名片,强化主导产业门类: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电器件。
深度创新,发展延伸产业门类:电子终端、数据与信息服务。
融合特色,培育相关产业门类:商务服务、科技研发、旅游休闲。
(四)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一带三区”的功能结构体系。
生态智创轴:以秋月大道为载体,以沿线生态景观为特色,在产业园区中部形成南北向功能轴线,串联商业商务、文化会展、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功能。
滨水休闲带:以兴隆河为载体,丰富两岸绿化景观,强化沿线滨水休闲功能,形成兼具观赏性与功能性的滨水特色带状空间。
综合服务主中心:依托集镇综合服务基础与特色小镇核心服务功能,在秋月大道与兴隆河交汇处打造集行政服务、生活服务、商务办公、文化会展、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主中心。
产业区服务中心:在产业区西侧,临近秋月大道,结合生态景观集聚研发办公、生活休闲等功能,为产业区提供集中的特色的产城服务功能。
集镇综合生活区:以原有集镇生活区为基础,向北拓展生活与服务功能,在兴隆河两岸形成综合生活区。
田园水乡休闲区:保留原有田园水乡风貌,改造村落民居,植入田园观光、农旅休闲、健康运动等功能,在生活区与产业区之间形成生态休闲区。
现代复合产业区:以盐化工产业与光信息电子产业为主导,集聚关联产业,打造集工业生产、研发办公、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复合产业区。
(五)道路交通
1. 路网结构
结合园区建设现状和交通流量流向,规划采用“方格网”形式路网结构,并将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巷道四个等级。
主干路系统主要承担园区交通连接功能,形成“四横四纵”主干路骨架网络,红线宽度为20-35米;
“四横”:25#路、滨河路(3#路)、王场一路(4#路)、王场二路(2#路)
“四纵”:6#路、秋月大道、8#路(红旗路)-17#路(园区中路)、长飞大道。
次干路系统主要承担园区内的交通连接功能,红线宽度为15-20米;
支路网络主要解决局部地区交通疏散,以服务功能为主,红线宽度为9-16米。
巷道作为各居住区的联系通道,红线宽度为6米。
2. 交通设施
增加一处城乡公交枢纽站,增加社会停车场地。
(六)公共设施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增加文化展览与会展设施;改扩建中小学;新增医养服务中心;新增农贸市场;结合公园绿地增加体育休闲设施;结合生活圈增加社区服务设施。
(七)景观风貌
结合原生态田园水乡风貌,在园区内构建完善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园绿地体系,形成蓝绿交织的网络化生态景观,重点突出滨水城镇风貌、田园水乡风貌与现代科技产业园风貌。
(八)市政及环境保护规划
油田储气库相关设施及管线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SY-T6848-2012)《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完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工业管廊、消防、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
严格执行水体、空气、噪音等环境保护标准。
附:图纸
01 用地布局规划图
02 功能结构规划图
03 道路交通规划图
04 公共设施规划图
05 绿地系统规划图
06 储气库及相关设施规划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