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办发〔2019〕6号
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镇2019年查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镇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2019年查螺工作,进一步查清我镇范围内螺情,控制疫情蔓延,杜绝急感发生,巩固传播阻断达标防治成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我镇严格按照钉螺调查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本地钉螺分布范围和特点,特制定如下查螺方案:
一、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1.进一步掌握钉螺分布范围、面积及感染情况,为确定易感地带和制定灭螺规划提供依据。
2.通过对有钉螺环境、可疑环境和历史有螺环境进行查螺,掌握钉螺分布范围、面积及感染情况,为确定易感地带和制定灭螺规划提供依据。
3.监测钉螺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
4.为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任务
全镇完成查螺任务300万㎡。
二、查螺时间
春季3月下旬—7月下旬。
三、范围与方法
(一)范围
根据去年有螺环境、钉螺可疑孳生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分别确定钉螺调查的重点范围,具体为:
1.2018年有螺环境及其毗邻地带的可疑环境。即兴隆河、三路河、长百渠等重点渠道及与之相通的灌溉渠。
2.重点历史有螺环境。即兴隆河、三路河、长百渠等重点渠道及与之相通的灌溉渠。
3.近四年人群感染率较高的村附近沟渠。即符岭村、许台村、林圣村、关户村等重点村。
(二)方法
根据《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钉螺调查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全面掌握螺情动态。
1.现有钉螺环境
对近年查获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灭螺效果考核为主方法进行查螺。对其他有螺环境,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及钉螺栖息习性,设框查螺。
2.可疑环境
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查螺,若捡获活钉螺,再以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螺情监测地带的查螺方法按监测方案执行。
四、资料收集
查螺现场工作以水系为单位开展,资料收集以行政村为单位统计。
1.查螺前要参照各村已有的基础资料和钉螺分布示意图,确定和建立应查环境示意图,分发给查螺专业队,由专业队逐条逐块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登入查螺环境登记卡和有螺环境登记卡,绘制年度钉螺分布示意图。
2.查螺时每框均要编号,框内钉螺全部捕捉,并以框为单位装入螺袋,螺袋外标注查螺地点、线号、框号、环境类型和调查日期。经死活鉴别、感染性检查后,登记和计算活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等。
3.查螺工作中,要认真填写查螺资料,包括:乡镇血吸虫病流行区示意图、乡镇有螺环境查螺登记卡、乡镇现有钉螺分布示意图、村查螺情况登记表、村有螺环境查螺登记卡、村现有钉螺分布示意图、螺点(处)查螺登记卡、螺点分布示意图、螺点查螺原始记录表等。以上资料均需村委会盖章及主任签字。
4.查螺资料收集汇总后,由镇血控组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并上报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到市血防办公室及血防所。
五、质量控制
(一)人员分工
1.查螺工作组:由血防科预防人员和聘请人员组成,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开展查螺工作,人员分组根据查螺时的地形与实际需要安排。
2.钉镙解剖组:由血防科指定专人负责钉螺解剖。
3.资料整理组:由血防科指定专人负责查螺资料收集、整理与汇总。
(二)人员培训
查螺前及查螺期间,由血防科安排时间和方式,对所有查螺人员开展钉螺调查技术规范、钉螺控制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实践技能,保证查螺质量。
(三)合理安排
1.合理安排查螺时间:一般晴天查螺,雨天开展学习培训作资料整理;上午查螺,下午进行钉螺解剖、资料整理。
2.灵活选择查螺方式:境内查螺以本组人员为主,相邻位置血防组共同开展交叉查螺;大型河道查螺,在市血防办、市血防所组织指导下集中进行。
六、查螺注意事项
全体查螺人员要严格按照查螺技术方案规范操作,备齐必要的工具和器械,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查螺工作的的进度和质量。
2019年3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