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口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熊口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区域中心镇建设,全镇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呈现出均衡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聚焦“农业强镇”,有效激活内生动力。一是紧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方面积极推进总投资1000万元的李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竣工并完成了初步验收。另一方面在孙桥、赵脑、石杨等孙桥片6个村全力推进投资4.2亿元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约7400亩田块整治、9座泵站、30座过路涵管及42公里碎石道路施工,旱改水3800亩,新增耕地1900亩,二期公益事业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赵脑还建房项目已完成全部楼栋(12栋)封顶,年前完成装修及配套设施建设,保证顺利交房。二是紧盯虾稻产业提质增效。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通过全域国土整治项目实现集中连片“虾稻共作”基地标准化改造,全年新增虾稻田4700亩。进一步加大对“虾稻”市场的整治力度和技术推广,组织农资批发市场和经营门店联合整治行动2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水产养殖培训5次,田间现场指导100余次,培训人数1500余人次,确保“虾稻”质量安全。三是紧盯集体“三资”清理清查。聚焦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楚、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清理复核,清查集体资源发包事项161件,清理青年庵渔场、洪庄垸渔场等问题合同116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余万元,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清彻底、管到位。
(二)立足“工业兴镇”,全面提升发展动能。一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走出去”15次、“请进来”18次,对接企业14余家,收集招商信息25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2亿元,签约项目5个,在谈拟签约项目14个。截至9月底,全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81%;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3.08亿元;完成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32695.1万元,累计增速19.04%,零售额4721.9万元,累计增速19.3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8.7万元。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力推进华山公司年冷冻3000吨虾尾生产线扩建项目,支持华山公司创新创优产品研发,拓宽消费场景;总投资1.2亿元的郭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冷库项目,目前已竣工投产;积极引进湖北冰川象服饰有限公司,盘活原中云制衣闲置资产,其公司年产200万套冲锋衣项目已于2024年3月投产,计划于2024年11月开展项目扩建,可带动400余人就业;总投资7亿元的华润潜江熊口100MW风电项目目前已签订协议,拟于11月开工建设。三是服务企业成效显著。坚持把企业诉求作为开展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的常态化走访企业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对6家规上工业企业、6个重点项目,明确专班全周期、全流程跟踪服务,累计收集各类诉求18条,解决堵点问题7个。
(三)紧扣“商贸活镇”,不断优化三产格局。一是做优商贸布局。聚焦提升聚客、吸客能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在集镇中心推进总投资1亿元集多功能购物超市、儿童乐园、休闲娱乐中心等于一体的大佰汇商贸休闲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已于今年1月竣工营业,目前正在协调推进大佰汇二期项目建设,预计11月份开工建设。二是擦亮红色名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红色文化资源红军街为依托,积极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高标准建设政治生活馆,以3A景区标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公厕等红军街旅游设施配套,组建红军街文化旅游公司,积极开展文化体验、研学旅游等活动,目前已进场施工,拟于12月完工。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立足熊口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等路子,依托234国道、322省道、孙赵线等交通优势,因地制宜走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探寻红色记忆等特色农文旅融合为一体的游玩体验道路,目前已在赵脑基地打造了“五彩稻田画”,以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四)围绕“精美建镇”,持续扮靓城乡颜值。一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全民洁城”等活动,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各村各部门齐抓共管,聘请河道管护员15名、护路员24名、庭院管理师3名,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队伍建设;设立26000元的季度奖补资金,一季度一拉练,对成效明显的村予以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在夏季大会战期间,累计自查问题224个,发动群众筹资投劳130余万元,调用挖机40余台,清理河渠31条,打捞水草及漂浮物52000平方米,清除路肩杂草、路肩回填、路面修复水毁36公里,清运主要干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280余吨。二是着力提升城乡风貌。从生态修复、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城镇风貌、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六个方面入手,积极谋划推进美丽集镇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0余万元完成王家塘环境整治、10条黑臭水体治理、集镇道路绿化设施建设及集镇老旧小区电路改造,更换垃圾中转箱15个、垃圾桶646个、增设停车位500余个;积极推进总投资400万元的孙桥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进场施工。三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处理耕地流出图斑49个300.42亩,完成了集镇社区电力迁改强弱电各9处,安装村级充电桩及配套设施5处,累计投入30余万元完成了双赵线、团夏线等5处水毁道路路肩回填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吴家垸杨六线、孙桥村熊孙线等6条7.43公里窄路面加宽项目。
(五)着眼“治理稳镇”,全力刷新幸福指数。一是共同缔造压茬推进。统筹25个村居试点共同缔造,分批压茬推进扩面工作,建立群众点单、党群谋单、共同接单问题解决机制,推出共同缔造“码上来”和“楼栋长”,群众参与率达到98%,收集群众意见和经验 63 条,目前群众点单的63项已完成32项,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实事,发动群众共建共享幸福家园。二是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积极探索“1235”模式,推动全镇26个村(居)建设“社会治理积分超市”,实现26个村(居)“积分+社会治理”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化解信访积案3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5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加大禁毒打击力度,密切管控3名回归社会的制毒技师以及近五年来13名外流贩毒人员,督促、指导各村(居)将1183个鱼棚、虾棚、牛棚、废弃房屋等绘制成易制贩毒场所作战图,形成全镇“大作战图”和村(居)“小作战图”,设计“微信打卡小程序”全年周排查打卡36次,成功摘掉市级禁毒重点整治地区帽子。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事故隐患,开展道路交通、消防、防溺水等重点领域安全检查49次,共排查出安全隐患7处,均已责令整改到位。三是服务平台持续优化。今年高标准建设1000㎡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和熊口、新沟、吴家垸等6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党群文化活动平台。在熊口文体广场入口建设零工驿站,打造一个“放心用工、安心就业、方便群众”的用工务工平台,不仅能为“零工”群体务工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也为招工方拓宽渠道,破解供需双方难题。
二、存在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是项目用地受限。全镇可利用土地均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现有企业扩规、新招引企业投资受三区三线及成片开发限制,难以提供优质地块。二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虽然熊口有较为完善的道路体系,交通路网发达,但集镇交通比较拥堵,亟须加快环镇东路建设,为熊口项目落地提供基础保障,同时缓解集镇交通压力。
三、2025年形势研判
(一)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熊口镇地处潜江中部,东北距潜江市城区16公里,车程30分钟,234国道、322省道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具备优良的投资环境。二是文化底蕴丰厚。熊口镇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镇域内现存红二军团部、苏维埃潜江县政府等革命旧址141处,现有省级保护革命遗址2处,市级保护革命遗址16处。三是特色产业鲜明。熊口作为潜江虾稻共作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虾稻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全镇“虾稻共作”面积9万余亩,龙头企业华山公司驰名全球,产业链完备。四是商贸承载力强。熊口镇域内拥有一个综合商业城和一个商贸休闲综合体,全镇服装鞋帽、家具家电、农药农资、农副产品批发等行业发展劲头十足,连锁便利店、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等行业发展快速,商业氛围良好,群众消费体验丰富。
(二)不利因素
一方面,财政压力大,由于新一轮市对区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乡镇参与分成的税种减少,分成收入大幅度降低,自主改善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底气不足。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市场风险升高,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市场主体投资扩规意愿不强。
(三)整体形势研判
经过全面梳理我镇有利条件与不利于因素,2025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整体上的发展保持平稳态势。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熊口镇将紧紧围绕潜江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示范区的使命任务,实干争先、务实重行,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使命责任,创新发展思路,以“龙虾产业”为特色,加快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擦亮熊口虾稻品牌,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完成好各项改革重点任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潜江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熊口力量。
预期目标是: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6%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限上企业销售额增幅17.8%以上;税收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左右;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产业为先,夯实发展新基底。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理念,以主导产业提标扩面、新兴产业提级扩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为线索,强链条、强平台、保支撑、促融合。依托虾稻产业特色,对赵脑基地进行提档升级,盘活赵脑原学校闲置资产建设稻米收储加工厂,擦亮“赵脑乡稻”品牌,在赵脑村八组打造集特色农耕体验区、花海长廊、休闲娱乐区、小吃餐饮区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基地;支持华山公司创新创优产品研发,打造小龙虾拳头产品,开发甲壳素氨糖饮用水,拓宽消费场景;利用华山公司重点龙头企业优势,有效挖掘上下游招商引资信息,持续帮扶重点企业增产扩能,加快推动冰川象、红二中、奥立安、多润多等企业技改扩规;紧盯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华润潜江熊口150MW风力发电项目;将镇域内20余家小微纺织服装企业集并,打造熊口镇纺织服装产业园;推动京海智慧商贸城项目实施,建设打造以虾稻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重点,农贸市场、商贸市场、仓储物流协同发展的区域性综合交易市场。
二是坚持一体推进,擦亮城乡新底色。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耕地保护红线,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积极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二期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大佰汇二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集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全力推进窄路面加宽项目和洪庄桥危桥改造,积极对上争取实施关于洪庄、夏桥、中务垸、白果树等村及福利院的安全饮水、2025年移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标农田建设、乡村振兴衔接等项目;持续做好农村公路建管养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推进“河湖长制”,完成国家级黑臭水体全部销号;开展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建设环镇东路,加强精细管理,加强集镇综合执法,加大对乱搭乱建、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的整治力度,让城镇面貌有“颜”有“序”。
三是坚持多力齐发,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治融合”为主线,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积极推广马场村共同缔造“积分+”模式,深挖各村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打造共同缔造“一村一品”,推动共同缔造常态化长效化;优化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扎实推进零工驿站高效运行;积极探索“123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对群众和重点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构建群防群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雁阵工程”,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持续开展村级“三资”清查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