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口非遗 | 蒋氏裁缝:传承百年的经典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1364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熊口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2年09月19日 15:32:16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19日 15:32:16 名  称: 熊口非遗 | 蒋氏裁缝:传承百年的经典

发布日期:2022-09-19 15:32 来源:熊口镇人民政府

中国近代与现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服装制作发生了变化,开始从袍服制演变为轻便实用的便衣服装。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潜江出现了裁缝群体,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突破传统模式,致力便衣研制,培养专业人才,为我们近现代服装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就是开一代新风的“潜江裁缝”。

熊口最早的“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最著名就是"蒋氏裁缝",主要以手工制作便衣,后来逐渐发展为定制中山服,毛皮衣,戏剧服装,舞蹈表演服装等,传承至今已有四代。

蒋兴满,蒋氏裁缝第四代传承人,1981年至1984年间师从家学,逐步掌握上代所传裁缝制作量、算、裁、缝技艺。蒋氏裁缝的服装制作有40多道工序,大致上可分为量体、裁剪、试样、定样、缝制、检验六个环节。人的躯干和四肢千差万别,从头到脚各个部位的尺寸和比例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量体是裁缝的一项硬功夫。蒋兴满不但能根据顾客的身材将衣服尺寸量准,还能在特殊情况下凭一双眼睛 “以目测代量”,1987年他经由单位选派到上海康派司衬衫总厂学习服装打版,在那里制作技艺得到了新的改变,从手功、刀功、车功、烫功等方面吸收了新的技艺手段。学成后返回潜江制作新式制衣,并逐步得到社会认可,开始传承代徒,截至目前共收下了30多名徒工,遍布北京、广东、深圳、上海、宜昌等地的服装厂工作。

蒋师傅制作的服饰,现在以春秋装外套、中山装、西服、唐装、宽松的睡衣长袍马褂为主,女式多为大襟、男式多为对襟款式。还兼设计制作戏剧服装、舞蹈服装等服饰。


由蒋师傅设计制作的戏剧舞蹈演出服装,在参赛中获得过多项荣誉。

2005年,设计制作少儿舞蹈《水乡竹娃》的演出服装,该节目在北京参加文化部第二届艺术新秀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潜江市园林三小的学生们设计制作课本剧《滥竽充数》的戏剧服装,该节目在北京参加全国艺术儿童展演时荣获金奖,并在CCTV少儿频道播出。

为非遗舞蹈《水乡皮影》设计制作演出服装,该节目参加湖北省第九届群星奖时,获得三等奖。参加六部委主办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文艺展演中荣获金奖。

为非遗舞蹈《水乡龙舟娃》设计制作舞蹈服装,该节目参加全国第五届校园艺术节时获得"金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