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规划 | 潜江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33742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白鹭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4年09月10日 10:19:58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0日 10:19:58 名  称: 地方规划 | 潜江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9-10 10:19 来源:白鹭湖管理区

地方规划 | 潜江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各区镇街道安委会,市安全生产各专业委员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潜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4年2月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全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关口前移到管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消除由于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突出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十大行动”,落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省安委会二十条实施意见和市安委会六十七条细则,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二)工作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聚焦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火、爆、塌、撞、淹、挤”等重要事故致灾因素,下大力气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紧盯安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乱、缺、慢、弱、虚”等突出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全面分析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执法,解决安全管理“乱”的问题;加大安全投入,物资装备向基层一线倾斜,解决设备设施“缺”导致的救援救灾能力不足问题;加强应急演练,规范处臵流程,解决应急处突中“慢”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开展全民科普,加强安全培训,从根本上杜绝无知蛮干、安全意识“弱”的问题;强化履职尽责,推进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责任落实落地,防止安全责任“虚”的问题。


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加强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深挖各类风险隐患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快政策治本、源头管控、系统治理,针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电气焊、有限空间、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领域,围绕“一件事”全链条明确、分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实现风险管控、隐患整治、应急处置、事故调查“一件事”由牵头部门组织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管,着力解决历史性、根本性问题。


坚持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全面督导检查与专项巡查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争取一年上一个台阶,通过三年的努力,地方党委政府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红线的意识更加强烈,消减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行业部门“三管三必须”履职有效到位,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格局逐步形成,全链条管控和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针对重大事故风险隐患的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本质安全水平全面夯实;现场作业人员隐患自查自纠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显著提高,全民安全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全市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同比持续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