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的江岸解法:寻找城市治理的“最美公约数”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3619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白鹭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09:38:47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09:38:47 名  称: “门前三包”的江岸解法:寻找城市治理的“最美公约数”

发布日期:2025-10-27 09:38 来源:白鹭湖管理区

“门前三包”的江岸解法:寻找城市治理的“最美公约数”

“原来这事儿不是给我们找麻烦,是真能帮上忙!”在江岸区解放公园路经营小吃店的李老板,一边利落地清扫着店门前的落叶,一边笑呵呵地说道。“之前总觉得每天扫门口、管停车是额外负担,结果坚持了一阵发现,门口亮堂了,路过的人愿意多停会儿,生意反而更顺了!”他的店门口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这正是江岸区推行“门前三包”升级版后,街头巷尾悄然发生的新气象。


想象一下,如果执法不再只是一张冷冰冰的罚单,而是像一次全程陪护的“健康管理”——有日常提醒、风险预警,也有改善建议,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

江岸区新推出的“五色提示单”,正是这样一套城市环境的“健康管理方案”。它用绿、蓝、粉、黄、红五种颜色,构建起一套清晰又暖心的“执法进度条”:

绿色(起步引导)初次见面,先送上《致经营户的一封信》,像朋友一样打招呼,倡议共建美好环境;
蓝色(首次提醒):发现小问题?别慌!讲清规定,温和提醒;
粉色(二次警示):同样问题再次出现?严肃提示“该注意了”;
黄色(最后通牒):事不过三!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要求、限期落实;
红色(依法处罚):若屡劝不改,对不起,依法处罚没商量。

今年9月,江岸区城管局组织全区街道召开“门前三包”培训会,将这套“颜色执法”机制全面推广。“流程清晰了,商户也心服口服,”一位街道执法人员表示,“就像看交通信号灯,清楚自己到哪一步,该做什么。”

这种“由柔到刚”的递进式执法,核心不在处罚,而在教育引导。该做法还特别强调执法规范与文明沟通,主动听取商户诉求。“一句礼貌称呼、一番耐心解释,往往比硬性命令更有效。”一位从事一线执法工作十余年的老队员分享道。“我们要在包容与严肃之间找到平衡,让每一步执法都透明有据、有尺有度。”



措施好不好,关键看效果。在江岸区劳动街道,“门前三包”不再只是城管的事,而是一场多方参与的“家园共建行动”。

秘诀一:先做“贴心人”,再当“管理员”。

街道组织执法队员与网格员组成宣传小队,上门讲解责任内容,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面对商户反映的电动车“堵门”等实际难题,街道主动在解放公园路-惠济路等人流密集区划设非机动车停车区,设立指引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商户心气顺了,态度也从“要我管”转向“我要管”。


秘诀二:拉起“朋友圈”,大家都是“街坊CEO”。

劳动街道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参与共治。解放公园管理处、高校、商场、医院等纷纷加入“共治联盟”,不仅管好自家区域,还组织志愿者参与“清洁家园”。就连惠济菜场、花鸟市场的管理方也成了“编外监督员”,每日巡查。居民刘大爷称赞:“路好走了,买菜心情都好了!”


秘诀三:常态化巡查,精准化值守。

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强化常态化巡查机制,执法人员每日巡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针对惠济路餐饮商区周边高峰期拥堵问题,执法队员定点值守,环卫公司加强保洁,社区网格员“随手拍”劝导……一套“组合拳”下来,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成型。

“我们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您的服务员。有问题,随时找我们!”近日,花桥街道向沿街商户发放的“门前三包服务卡”,成了商户们的“贴心卡”。


卡片很薄,内容却实:道路破损、树枝断裂等隐患,可联系街道公管办;流动摊贩占道、共享单车堆积,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处置;垃圾容器满溢、建筑垃圾收运和地面油污等问题,可联系环卫公司;机动车违停占道,可直接拨打122报警电话;证照办理续期、食品安全法规、门店招牌设置等,则由市场监督管理所回应办理。以往让人头疼的“该找谁”问题,如今一目了然。

“以前路面有坑、摊贩堵门,不知该联系谁。现在一卡在手,办事不愁!”好邻居生鲜超市的商户李老板满意地说。不少商户表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送服务、讲政策,让人感受到了诚意。“他们为我们着想,我们自然也更愿意配合工作。”许多商户在领卡后,主动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一张卡片,实现了从“单向管理”到“互动服务”的转身,也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从“五色提示单”的智慧分层,到劳动街道的多元共治,再到花桥街道的主动服务,“门前三包”不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管理难题,而是在对话与服务中,找到了管理者、商户与市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让城市治理成为一场向美而行的“共同奔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