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重大部署,在全国民政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锚定目标,勠力同心,敢打硬仗,勇于创新,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建阵地、壮体系、优服务、强保障的坚决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湖北将着力推进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培育和发展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引导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加快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湖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杨泽发表示。
“我们将着力推进保障对象、服务内容、要素保障、手段方式‘四个转变’,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亢学栋表示,“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供给结构,持续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失能失智照护专区,加大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支持力度,更好保障老有所养;另一方面,要健全儿童福利政策,完善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全面提升儿童福利工作质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为办好这件关乎亿万家庭的民生大事,各地民政部门迅速进行研究和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中,各级民政部门将用心用情谱华章、立新功,努力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