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减灾|大风灾后生产技术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1361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白鹭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09:38:1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09:38:10 名  称: 救灾减灾|大风灾后生产技术

发布日期:2025-04-28 09:38 来源:白鹭湖管理区

救灾减灾|大风灾后生产技术

重播:低于50%保苗率或被大风揭膜的受灾地块,需抓紧重播;

补种:60%—70%保苗率的应进行补种并加强管理;

强化田管:70%以上保苗率的受灾地块,需加强田间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重播。

(1)清理残膜。尽快组织机械、人力,清理受灾地块的残膜和滴灌带,再对土壤进行浅旋,疏松、平整表层土壤,不能深翻,防止把底肥和残茬重新翻出影响播种质量。

(2)种子准备。注意选用早熟品种,棉花南疆要选用生育期小于125天、北疆选用生育期110天左右的棉花品种。

(3)机械调配。加强棉花播种机械的调配,对受灾严重的重点县市进行援助。最大可能组织人力,最短时间内完成重播补种工作。

(4)播种。重播补种时注意人工查种,防止鸭嘴被堵,减少空穴率,确保补种出苗率。

(5)滴水。重播补种后应迅速滴水,针对不同土壤,控制好滴水时间,不能见明水。做好滴灌带检查,防止跑冒滴漏,确保滴水质量。使用地表水的区域,要加强与水利部门沟通,及时调配供水,确保重播后及时滴水、及早出苗。

2.补种。

(1)封压地膜。尽快将地膜、滴灌带复位,隔段用土压住地膜,膜上破损孔洞用土封好防止跑墒。

(2)抢时补种。根据保苗情况,保苗率较高的棉田可采用人工点播补种的方式进行,保苗率较低的棉田可以对播种机进行改造,拆除地膜架、滴灌带架等装置仅保留播种箱,在地膜上原行进行成段或整行补种。

(3)及时滴水。补种完成后,对于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滴水出苗,提高出苗率加快出苗速度。

3.强化田管。

(1)检查膜面。及时检查田间地膜,部分被大风揭开的地膜要及时覆土压好,确保地膜的增温、保墒和除草效果。

(2)齐苗化控。针对苗情较好的棉田,进行子叶平展期化控,每亩缩节胺用量1—1.5克,防止出现高脚苗和大小苗,尽量做到植株整齐,方便后期田间管理。

(3)中耕提温。重播、补种地块要做好中耕,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建议中耕1—2次,第一次深度10—15厘米,第二次15—20厘米。

(4)预防病虫。部分棉苗被风沙击伤,极易感染病害和发生蚜虫和蓟马,要加强田间监测调查,采用点片结合的方式做好病虫害防治。



设施大棚


1)通风降温。未受灾的棚室内要保持适温,避免温度过高;及时浇水,防止植株失水萎蔫,可随水追施氨基酸、腐殖酸等肥料。

(2)修复棚膜。受到大风灾害影响的棚室,撕毁严重的棚膜要及时更换,受损较小的棚膜用专用黏合剂或透明胶带及时修补破损部位。

(3)加强管理。因大风受伤的植株,可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和叶面肥,防止病害流行,加快植株恢复生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