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开学,当前正值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高发期,校园人群密集,更容易造成传染病传播,防控不可松懈!潜江市疾控中心结合最新疫情形势,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整理了一份科学实用的防控指南,助力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春季常见的校园传染病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导致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被周围的人直接吸入,直接接触患者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
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或接触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污染的物体等。
学校严密防控,构建安全堡垒
制度先行,防控有章。学校完善并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体征立即通知家长。患病师生需持复课证明返校,杜绝“带病上课”。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食堂、卫生间、宿舍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室内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低温天气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健康宣教,提升技能。通过家长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师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防护意识与技能。
健康监测,及时预警。加强对师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同一宿舍、同一班级或同一校区在一定时限(例如3天)出现相似症状学生例数达一定数量时,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时暂停集体活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家庭积极配合,守护孩子健康
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开学前,家长每日监测学生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暂缓返校,确保学生在开学时身体状况良好。
居家卫生,养成习惯。保持家庭生活场所清洁和通风,餐具、毛巾专人专用,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定期消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培养习惯,增强体质。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鼓励孩子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疫苗接种,筑牢防线。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流感、水痘、麻腮风、手足口等相关疫苗,有效预防传染病。
家校协作,共抗疾病。积极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如实提供孩子的健康信息;若孩子确诊传染病,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持复课证明返校。
学生自我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卫生习惯,时刻牢记。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勤洗手,用“七步洗手法”搓洗20秒;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避免飞沫传播;不随地吐痰;乘坐公共交通、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全程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增强体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自我观察,主动报告。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校期间如感不适,立即向老师或家长报告,不隐瞒病情,并配合就医。
校园传染病防控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科学防护、落实细节,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让他们能在新学期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