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石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千亿突破 百强进位”奋斗目标,求突破、惠民生、创特色,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进中向好。1-6月,全镇预计完成规上工业生产总值11762万元,同比增长36.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7.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20万元,同比增长21.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51.7%,并实现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外资外贸双破零;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02万元,同比增长17.37%,完成全年任务55.4%,多个关键经济指标均实现新突破,升腾起浓厚的发展气场。
一、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加力加速。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头号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强化资源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重点招引绿色能源、特色农产品、服装纺织、文化旅游等优质项目。今年以来,镇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5批次,其中“楚商回乡”活动3批次。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主动对接市场主体,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科学循环机制,签约项目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3.4亿元,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亿元以上入库开工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2.1亿元,储备在谈项目3个,协议引资1.9亿元。其中,投资6.4亿元的华润高石碑100MW风电已于2025年2月并网发电;投资1.05亿元的裳宝利服饰年产400万件套高档品牌服装飞地项目、投资1247万元的恒新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出栏10000头生猪扩建项目已开工;投资1.1亿元的华润储能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9月底进场施工建设;积极推进投资1.1亿元的湖北菇珍园菌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双孢菇、投资5000万元的潜江半夏精加工及饮片以及投资3000万元的“多多买菜”蔬菜水果分拣中心等重点储备项目早见效。同时,稳步推进投资10.4亿元的二线船闸、投资5400万元的兴隆灌区、投资5300万元的供水管网、汉江河道整治、荆潜监高速潜江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上半年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在2025年全市一季度工业项目拉练中获特色农业组第一名。
(二)乡村振兴提质提效。坚持将发展特色产业放在主导位置,加快“一组两作区”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及各类市场主体171家;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深化“示范基地+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半夏、果蔬、虾稻、水蛭、油料五大示范基地,发展一批深加工项目。2024年引进省农发供应链公司,集中流转长市村土地4300亩,投资3000万元打造优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25年荐引公司在总口追加投资1.97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蔬菜加工厂飞地项目;依托窑岭村800亩半夏基地,推动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半夏加工企业,这些深加工项目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提升了附加值,也解决了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创新开展“集体收入倍增工程”,通过资产清理、债权清收、居间服务、“一事一议和以资代劳”四种方式盘活资产,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清收债权201.98万元,收取居间服务费521.14万元、“一事一议和以资代劳”122.55万元、投资收益85.56万元;今年1-6月,26个村集体资金已突破1912万元,6个村的资金积累过100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6.97万元,3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过30万元,9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另有10个村的经营收入过5万元,1427万债务全部清零。
(三)农旅融合起步起势。高石碑镇坐拥蚌湖秋月、大坝运河、桃林花海、汉江沙滩、水杉绿道、兴隆古街、江汉第一口油井、董日新红色教育基地、帅家台及明清码头等遗址。依托独特的生态绿色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汉江-兴隆河生态风光带,串联“春赏花、夏戏水、秋摘果、冬沐阳”四季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运动式休闲游、田园式康养游、沉浸式乡村游,引进星洲旅游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兴建“露营江湖 汉水之上”房车露营基地,今年3月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5月依托露营基地和兴隆绿道,成功举办全市第六届露营帐篷音乐嘉年华,带动周边兴隆、窑岭、长市等村餐饮、商超消费实现倍增,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高石碑已经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新路子,农旅融合开局起步,到了成形起势的发展阶段。
(四)人居环境共建共享。坚持以“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明确“扫码清分”目标任务,通过党员会、塆台会等统一思想,推进清洁家园、和美乡村、基层治理深度链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类建立8个“示范村”、8个“提升村”、10个“整治村”,点面联动,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创新“积分制+红榜制”激励机制,将参与房前屋后“三堆两垛”“三乱”清理、改厕治污、废旧地膜回收等纳入评价标准,27个村(社区)建立积分超市,完成台账登记,累计兑换物品450余人。在积分激励下,党员带头引领,群众投工投劳,厕所、污水、垃圾、村庄环境焕然一新。运用“去工程化”方式推进厕所整改,2025年上报52户三格式化粪池改厕任务全部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93.61%;实施曾岭和长市2个粪污一体化项目,涉及202户农户;发挥集镇污水处理厂和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作用,精细管理污水管网、化粪池等设施;推广“无桶化”垃圾治理,9个村初步做到“垃圾不落地”。通过综合施治,村庄颜值与品质实现双提升。目前,全镇投资245万元,建设美丽塆台71个,打造小三园500余处,清理“三堆两垛”230余个,拆除乱搭乱建60余处,整治河道120公里,种植绿化树1600余棵,投资400万余元的天河、沿堤美丽家园成效明显。同时,全方位升级改造集镇文化站、口袋公园、人民广场、停车场、污水管网、街道路面、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开展“全民洁城”行动7次,更换垃圾桶40个、井盖50余处,改扩建公厕1座,新建停车场2个,新划停车位115个,更新供水管网2.5公里,增补绿化带150米,开展联合经营和交通秩序整治12次,小而净、小而美的集镇逐步呈现。
(五)社会大局平稳平安。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市“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周研判、月汇总,建立矛盾纠纷台账,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6月,排查纠纷73起,化解72起,实行复杂矛盾实行领导包案制,一案一专班,已化解2起信访积案、1起中央巡视组转办件、3起省委巡视组转办件,全镇未发生重大群体性和赴省进京事件。守牢安全红线,统筹抓好交通安全、防溺水、禁种铲毒、反邪教、防电诈工作。对全镇27个村(社区)视频监控摄像头进行维护更换,在董高路、钟长路等主要道路上安装减速带、交通指示牌等交安设施;加强防溺水日常管理,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1200份,落实“四个一”60余套,组建未成年人防溺水巡逻队27支,配备防溺水宣传车2台,全方位开展防溺水安全巡逻;深入学校、农户、商铺开展禁毒宣传,发放宣传手册1800余份,排查易制毒场所6次;引导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软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面排查辖区工业企业、道路交通、消防、燃气、用电用水、自建房屋等安全隐患,开展安全隐患整改大排查8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48处、重大安全隐患2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未发生重大伤人亡人事故。
(六)民生服务精准精细。坚持以“公开承诺榜”为抓手,兴办民生实事,作出公开承诺82项,已完成承诺事项45项,群众关心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路灯亮化实现提升。今年以来,投资780万元的义新高标准农田项目稳步推进,平整土地3000亩,完善U型渠、排水渠、机耕桥、便道等设施;投资1500万元的跃进渠疏挖衬砌工程6月已全面竣工,全线疏挖5.6公里,新建箱涵、泵站及涵闸6处,建成后惠及沿线5个村、2.1万亩农田;投资5300万元的供水管网项目正在实施。团中路、多伍线加宽硬化黑化10公里,提档升级村组、田间道路11条,正在推进20公里的窑王线道路提档升级项目,“七横二纵”格局加快形成。新建改造兴隆等11个村(社区)的低压线路10.05公里,点亮兴隆河沿线路灯900余盏,各村安装、更换路灯300余盏。同时,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行基层便民服务“就近办”“自助办”“网上办”,办理便民业务1403件,帮办代办实现27个村(社区)全覆盖;举办乡村振兴“文艺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做好低保户核查,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03万元,救助临时困难群众50人,救助金额7.97万元。
(七)作风建设从严从实。坚持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落实“转作风 扬清风 树新风”活动,聚焦“深学、严管、实干”,靶向发力,系统施策。一是深学笃行筑根基。常态长效抓思想政治引领,纵深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用好主题党日、集中研讨、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分层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自我检视,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二是专项治理树新风。通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治理行动,引导1000余名党员从精神上治“软”,提振攻坚克难锐气;能力上治“庸”,提升履职担当本领;行动上治“慢”,强化高标高效意识;作风上治“散”,严明党的纪律规矩。三是实战砺能强动力。坚持赛场选马、实战练兵、晾晒比拼,将招商引资、集体经济、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一线攻坚战场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通过开展“三进三访”活动,解决群众和企业难题40余件,激发挑重担、比拼赶、争一流的精气神。
二、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高石碑镇将紧扣全市“千亿突破 百强进位”目标任务,锚定以“绿”为本、以“水”为魂、以“农”为基、以“节”为媒的发展思路,持续擦亮“生态名镇、人文古镇、旅游新镇、特色强镇”四张名片,奋力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家园。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项目建设再提速。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四上”企业数等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围绕“精准定位、提质增效、优化服务、融合发展”思路,靶向招引绿色能源、服装纺织、特色农产品加工、文旅等项目,实现项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华润储能项目开工建设,保障好裳宝利服饰、生猪扩建以及二线船闸、供水管网、兴隆灌区、汉江河道整治、荆潜监高速潜江段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实施,加快推动双孢菇、潜江半夏精加工及饮片、“多多买菜”蔬菜水果分拣中心等重点储备项目见效。二是特色产业再提质。加速“一组两作区”土地流转,培育更多家庭农场和市场主体,力争2025年流转土地达6.5万亩以上,深化示范基地+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果蔬、半夏、虾稻、水蛭、油料五大特色产业竞争力;发展一批深加工项目,推动年产50万吨蔬菜项目早投产;推进义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早完工。三是集体收入再提效。以“集体收入倍增工程”为抓手,加大历欠清收和“一事一议、以资代劳”资金收取攻坚,推动各村集体经济动态平衡增长,确保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前提下再有增长、整镇提升。四是人居环境再提标。扭住“清洁家园”行动关键抓手,发挥“积分制”激励作用,通过实施项目、分类指导、发动群众、塑形铸魂四种方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房前屋后“三堆两垛”、厕污垃大整治,确保今年旱厕全部消灭、污水和垃圾治理有效,提升曾岭和长市粪污一体化项目实效,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和设施管护,提升集镇颜值;坚持“塑形”“铸魂”并重,切实将历史人文、精神理念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墙体彩绘,推选出一批最美庭院、最美塆台、最美道路、最美河渠。五是民生福祉再提档。推动“实事公开承诺榜”承诺事项全部落地,加快窑王线道路提档升级项目早完工,升级改造笃实、大岭、义新、陈岭、三建、灰台、钟市、窑岭等12个村组道路,提升桥涵,实施冬春水利项目,推动义新、何湾、灰台三个党群服务中心及陈岭农贸市场项目开工;举行广场舞、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塑造向上向善社会正能量;加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精神障碍患者走访、禁种铲毒、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电诈及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培育淳朴文明乡风,打造平安和谐乡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