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见实效 | 高石碑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3034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高石碑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10:21:48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10:21:48 名  称: 聚力攻坚见实效 | 高石碑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16 10:21 来源:高石碑镇人民政府

乡村振兴,生态为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直接关系群众生活品质与乡村发展成色。高石碑镇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锚定“生态宜居”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系统谋划、靶向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农村环境从“局部整洁”向“全域美丽”、“一时见效”向“长效保持”转变,切实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PART.01

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高石碑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红色引擎”,以组织力提升凝聚力,以党员担当带动群众参与,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健全责任体系。构建“镇党委统筹抓总、村党支部具体落实、党员中心户示范带动”三级联动机制,将整治任务细化到人、责任压实到岗,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发挥先锋作用。深化“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和承诺践诺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死角盲区”、拆除乱搭乱建、参与公益劳动,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党员志愿整治行动100余次,参与党员500余人次,形成“一名党员带动一户、多户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激发群众活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阵地,打破传统宣传壁垒,整合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宣传栏、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多元载体,构建起“线上+线下”“静态+动态”的立体化宣传矩阵;依托“村规民约+积分制”规范日常行为,定期评选“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实现“干群齐心、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PART.02

创新积分赋能 

激活“群众主体”新动能

针对整治工作中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推行“积分制+红榜制”双轮驱动激励模式,将“软要求”转化为“硬指标”,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实惠、获荣誉。科学定制积分标准。从日常的房前屋后清洁、垃圾分类投放、农业废弃物回收,到主动参与公共区域清扫、配合村容村貌改造,再到劝阻矛盾纠纷、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均被纳入积分范畴,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组成考评小组,定期入户核查打分,确保积分评定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结果及时在村公告栏与微信群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打造多元奖励体系。积分不仅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产品等物质奖励;积分高低更与“文明家庭”“优秀党员”等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获评者登上红榜、授予荣誉,形成“行动有积分、积分有价值、优秀有荣誉”的正向循环,有效推动群众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让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成为乡村新风尚。



       


       


PART.03

坚持分类施策

打造“全域美丽”新图景

立足镇域实际,针对集镇、村庄、道路、河渠等不同区域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升”迈进。集镇精细化治理。以“精细化管理、品质化提升”为目标,聚焦出店经营、流动摊贩、车辆乱停及“牛皮癣”小广告等顽疾,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常态化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持续规范集镇秩序。同时,加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日常保洁力度,同步推进破损道路、老化设施修复,让集镇在保持商业活力的同时,彰显整洁有序的“门户形象”。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全民洁城”行动9次,发动党员群众500余人次,集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村庄特色化提升。聚焦农村“三堆两垛”“三乱”问题,累计发动群众3600余人次,清理“三堆两垛”700余个,拆除乱搭乱建130处有效维护村庄环境秩序;推进“河渠清障”行动,常态化清理辖区内主要河渠的水葫芦、漂浮物,整治河道170公里,改善水体生态;种植绿化树1600余棵,利用闲置空地、房前屋后“微景观”,累计打造“小三园”100余个,实现“一村一景、一户一韵”,让村庄焕发独具地方特色的鲜活魅力。



下一步,高石碑镇将持续聚焦整治重点难点靶向攻坚,在源头治理上出实招、求实效;健全“常态化巡查、专业化管护、群众化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整治成果常态长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求真务实的作风,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宜居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