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石碑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改善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多方筹集资金,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下面,我镇以灰台村为例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灰台村位于高石碑镇西南部,东接江汉油田,南邻刘家巷农场,西靠省道襄岳公路。全村耕地面积1177亩,人均1.5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79户780人。其中党员28人,脱贫户28户88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3人;低保14户38人,特困供养户3户3人;脱贫人口劳力人数4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20人;村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人年平均收入1.4万元;为全市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底整村脱贫出列。
1.聚合力,党建引领谱新篇。坚持“一盘棋”布局,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村党支部始终以“强核心、壮基础、办实事、凝人心”为宗旨,加强“党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其他成员任副组长,无职党员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小组,确保各项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结合村实际,探索出农村基层治理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以党员作为带动人,以遵纪守法、文明户评比、移风易俗、环境治理、保持庭院卫生等方面作为积分制评比内容,组织村民通过遵守村规民约、清理村组环境、参与疫情防控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并按时开展评比,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支持村里各项工作的热情,促进干群关系融洽,切实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美环境,描摹乡村新画卷。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灰台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程。截至目前,农户改厕工程完成率达到100%。同时,在镇党委、政府号召下,灰台村以2组和3组为点,打造美丽湾台,在已有基础上,号召2组和3组的村民及时对房前屋后杂草进行清除,并通过村委会采购,农户自行栽种的模式,将门前篱笆地打造成小花坛,形成“一户一景”。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久久为功,逐步将全村的村民小组进行集中打造,以小投入换来大收获。
3.夯基础,改旧貌换新颜。为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灰台村共争取、筹集各类帮扶资金、项目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建成项目20多个。其中,争取1000万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道路升级改造和美化绿化、硬化黑化5.9千米,新建文化广场1600㎡,园路2900㎡,木栈道263㎡,栽植绿化带4000㎡,栽植绿化树3000余棵,改造350㎡排水沟及清水平台,安装路灯150盏。通过实施一系列群众看得见、得实惠、惠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4.强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始终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立足自身实际,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引进湖北“大优”农业公司,流转土地中包括28户脱贫户的耕地,每年支付给脱贫户的流转费12万元,吸纳10户脱贫户就业从事蔬菜采摘和季节性务工,每月收入2000-5000元不等。利用1700㎡村组林地,投资45.3万元建成60千伏光伏发电站;投入资金110万建设蔬菜大棚和梨园;投入66万元建设创业园厂房,共有40余台机器投入生产,吸纳30余村民本地就业。通过多种举措,有效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文明村创建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