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后湖管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三新”引领,实施“三个”融合,奋勇开拓,竞进作为,争当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统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
坚持“三高”,做到“三学”,着力“三个结合”,笃行“三深”,抓好“三个统筹”,展示“三新”。成功开展9大项26小项活动,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37个,一一按时序推进,按节点完工。
(二)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
1、聚焦底线性工作,守牢安全防线。持之以恒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运筹帷幄堵截切断紧急疫情不忙乱,狠抓经济结构优化不停顿,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基层稳定等安全稳定防线。完成每天80人、20多天高速路口疫情值守;限期整改安全问题隐患90个,整改率100%;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9起,达100%。
2、狠抓农业高端化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新增虾稻共作4000亩达40000亩,改种阳光玫瑰400余亩,新建鲈鱼基地360亩,均大获成功。其中虾稻共作亩平收入扭转去年颓势,亩均纯收入超4000元。
3、大力开展“制造焕新”行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黄道婆纺织年产2000吨棉纱、爱尔发纤维素年产5000吨改性纤维素、天胶化工年产1000吨184胶粘剂等6家存量企业技改扩规项目纷纷上马,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1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增长241.67%,改进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品种,促进了动能转换,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排名跃升到全市第二位;招商项目楚旭鑫年产840台(套)有色金属溶解炉设备项目,8月开工建设。宝龙水产等4个签约项目前期手续有序办理;成功引进奥立安收购星发水产闲置地块,拟建年产5000吨小龙虾投入品生产项目,“僵尸企业”盘活取得突破性进展。
4、聚力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产业聚集效应再度增强。一是做大做优做强中国虾谷,品牌力进一步增强。支持潜网集团做大做优做强上升为市级战略,潜网虾谷二期项目加速推进,今年自建1.8万立方米容量的4个冷库并投入使用,实施了占地面积10000m2的交易D区项目和13个分中心及虾谷360平台升级建设,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交易规模、功能进一步扩大提升,鲜活小龙虾、螃蟹、黄鳝、牛蛙等多种水产品接续进场交易,延长了交易季节,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承接全省虾稻产业现场会,虾谷小镇获2021 年度湖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龙虾交易中心全年预计82亿元,比2020年增15.49%,比2019年增2.5%。二是因势利导发展民宿业,文旅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着眼关庙莫岭队紧邻马拉松广场、中国虾谷的区位优势,立足打造莫岭民宿一条街,实施莫岭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民宿的发展,章华民宿、马拉松民宿等5家民宿相继开门营业,生意火爆。虾品荟和文艺水产两家商贸企业及13家大个体均培育成功,达到商贸企业升规上限条件。湖北省旅游名镇通过初评。
5、锐意改革进取,内生活力不断激发。一是深化农场改革。成功纳入全省2021年农场企业化改革监测单位,注册成立湖北永火商贸有限公司、潜江莫岭民宿有限公司两家潜泓公司子公司,由虚入实,探索盈利增收的路子。二是破解历史遗留难题。2021年,大力推行惠民(农工)补充医疗保险改革,得到广大职工居民的响应,计划参保1万人,实际参保13551人,探索出农场历史遗留社会化问题改革新路径,解决了退休职工群体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距的诉求矛盾,减轻了居民的住院费用,稳定了农场大局,提高了党委的向心力。三是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把准优化营商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数字后湖建设,实行办公自动化,落实政务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实“一网通办”,大力践行“店小二”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日常,体现方方面面。
(三)强化党建引领,自身建设成效显著。党建引领制度、工作创新成效明显,效能考核覆盖到全区各单位,办公自动化稳步推进,综治例会制度巩固推行,政治体检制度深入推进,财务制度更加完善,内部审计月度化,惠民保、红色物业正式启动,《后湖农业》覆盖面、受益面增大,组建虾稻产业链一二三产业党支部,“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圆满完成市人大代表、党代表换届选举,扎实推进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区提前预判、部署工作作为明显,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农场用地单位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登记颁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信访件整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校园安全、民生实事办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欠款清收、防汛抗灾、机械插秧、养老保险、应急广播宣传、民兵编制组建、人大政协社情民意提案调研等工作赢得主动、成绩斐然。发挥社区党委“轴心” 作用,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红色物业”、青春健康俱乐部、儿童服务站建设,巩固提升“妇女之家”、生活垃圾分类、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在“党建+社区治理”上做出新成绩,打响特色党建品牌。获评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省级诗词楹联之乡,集镇管理被评为红旗单位,承接了全省统战工作现场会。
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北构筑中部崛起、潜江冲刺“百强进位”的发力之年、关键之年,后湖将把握大势,放大格局,把握机遇,铆劲拼搏,在全市一盘棋中展作为,在我市百强进位中当先锋,加快打造“一区两翼六后湖”,奋力开创后湖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境界。
2022年工作目标:全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同比增1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同比增4.5%;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0亿元,同比增5.26%;完成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6.5亿元,同比增85.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同比增75.44%。完成30家商贸企业升规上限任务等。
具体措施:
1、牢牢聚焦底线性工作,守住安全稳定红线。坚持“四伞并举、常急兼备、精准施策、统筹均衡”,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源头把守、管服相宜,化解在先,应对适时”,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大棚房整治、私房禁建、租金收缴等底线性工作,为后湖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2、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机制变革、流程再造、职责重塑,全面优化各种要素保障和服务条件,“一网通办”“一次办好”,集中化解企业运营全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营商环境取得质的突破,为后湖高质量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3、聚焦优势产业经营,打响中国虾谷品牌。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人才,谋划获取小龙虾产业新生产要素,在更广区域、更大空间、更宽领域布局拓展壮大中国虾谷产业链,再造、重构我们的产业,放大、提升我们品牌价值和聚集效应。供需两端发力,标准化、数字化两路并进,打造国家级供给端和消费端的高质量平台,申报国家级虾谷特色小镇,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做大中国小龙虾交易规模,开发鲜活小龙虾小包装物流贸易模式,快速抢占市场细分,扩大市场份额,招商引入省十大产业链中的特色农产品,延长交易季节,做到淡季不淡,力争贸易额突破150亿元;开展校地企共建,开发虾谷小镇APP,深耕电商、网红领域,打造直播带货网红打卡高地,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提档升级中国(潜江)小龙虾数字中心,打造“潜江发布、潜江指数、潜江标准”业界标杆,广纳英才、互联万物,吸附高端要素,提升潜网集团引领力、品牌力和公信力,打响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潜江·中国虾谷品牌,覆盖至全市,拓展到全省。
4、破解文旅产业发展瓶颈,驶上“超车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各类大小型赛事活动,持续提升返湾湖湿地公园品牌力、美誉度,释放生态生产力,提升文旅产业投资吸引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以建设潜江到荆州机场一级公路为契机,大力促进国家返湾湖湿地公园度假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门户能级、畅达度,环返湾湖打造具有农垦特色、荆楚风情、水乡园林韵味的乡村旅游景点,以点带线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莫岭队居民屋后建设用地收储,点状供地,加快推进民宿美食街建设。
5、深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增强自身经营实力。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决策部署,强化求生存求发展的使命感,以建立国有现代农垦企业为方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国有现代农业基地为抓手,把准改革节奏,切实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以潜泓公司作为欠发达农场项目的承接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公司化运营。试水湖北永火商贸、潜江莫岭民宿公司化经营,在干部薪酬、劳动用工上进行探索,在企业化改革上进行实践。落实保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38000亩以上。
6、聚智聚力项目建设,源源不竭增添新动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推进中国虾谷、乡村振兴后湖道路改扩建工程、擦亮小城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宝龙水产年产3000吨小龙虾技改提标升级改造项目、奥立安年产5000吨小龙虾投入品生产项目等项目,大力推进乐水林纸与民丰特纸合作等招商项目落地,更大力度抢抓项目落地,走出去、争回来,高标准、广受益,淘汰落后产能,提供发展新动能。
7、深入推进城镇建设,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后湖。扎实做好节能环保等工作,大力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全面提升集镇综合治理精细化水平,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宜居宜业美丽后湖。
8、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区域治理水平。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以实际工作成效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能力,抓好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及统战宗教、共青妇等工作,认真落实“四个协同”,强化追责问责,自觉接受监督,规范行使权力,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切实推进农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后湖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集中整治“庸、软、懒、慢、粗”问题,激励和约束并举、严管和厚爱并重,打造努力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保持“拼抢实”状态,发扬“争抢转”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党性修养和个人素养提升建设,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和务实谦逊的风格,锻造团结、活泼、奋进的工作氛围,形成互帮互助、互为激励、快速成长的后湖气象,不断推动农场事业不断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