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卫健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开展湖北省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的通知》,参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准备与实施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接种目的
通过开展紧急接种工作,提高人群新冠病毒抗体水平,在重点人群中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
二、接种对象
18-59周岁重点人群。
三、接种原则
本次新冠病毒疫苗属于紧急接种疫苗,要严格按照《疫苗管理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进行接种。
四、收费标准
现阶段实施免费接种,紧急使用阶段灭活疫苗价格按照国家确定的236元/剂次价格标准执行。对因私赴疫情较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人员,紧急接种费用由个人承担。附条件上市后疫苗价格按照批准的价格确定。
五、工作安排
2020年12月30日前: 卫生院组织召开培训会,安排接种工作,培训接种人员。
2020年12月31日前:接种对象摸底登记造册,制定接种计划。
2021年1月1-31日:全市统一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后湖管理区具体接种时间: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六、技术保障
(一)接种方法(详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本次使用的疫苗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每剂0.5ml,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8天。
(二)接种禁忌症
1.18岁以下儿童。
2.孕妇、哺乳期妇女。
3.发热。
4.既往发生过任何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 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
5.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
6.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140mHg,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7.已被诊断为思有先天佳咸获得性免疫缺陷、HIV 感染、
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8.已知或怀疑患有疾病包括: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
9.既往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
(三)注意事项
1.接种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
2.各单位要在接种现场醒目地方粘贴禁忌症的内容,并告知接种后应在现场留观30分钟。
3.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均不可使用。
4.备好1:1000肾上腺素、体温表、血压计、氧气袋、高渗糖、地塞米松等急救器材,防止接种差错和事故发生。发生接种异常反应后,要及时报告,并做出积极妥善处理。
5.认真做好接种登记、报告和总结工作。
6.接种时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七、工作要求
(一)接种人员准备
1.制定接种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和摸底登记、预防接种、接种信息登记报告、异常反应处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专班,确保工作有序,安全有效。
2.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应当具备医师或护士资格,并经过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3.在接种前,要组建接种备选人员队伍,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院内感染预防、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和操作实施等,接种人员应当能够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熟练掌握疫苗接种年龄、间隔时间、接种途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适应证、禁忌证、-般反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4.根据每日接种人数确定工作人员数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应保证至少1名健康询问、登记(含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登记和报告操作人员)和知情告知人员,每个接种台1名接种人员,至少1名留观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医师。
5.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接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紧急救治或急救培训。
(二)冷链扩容准备
根据辖区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求,提前做好疫苗冷链储运能力评估和接种单位冷链扩容准备工作。做好疫苗储存温度监测及出入库信息报告。
(三)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准备
确保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全录入、可追溯,严防疫苗失控、失管。市疾控中心和各接种单位在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储运、接种过程中必须具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运行条件,保证新冠病毒疫苗追溯信息和接种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报告。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接种信息报告、疫苗调配和统计汇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严防信息泄露。
(四)接种实施准备
1. 预约接种。要在免疫规划信息系 统增加疫苗接种预约功能,开展预约接种,做到精准预约和限量预约。由单位集体组织接种时,应与接种单位商定接种日期,并组织受种人员有序接种。
2.接种前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 设置1~2名医师负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测量体温,询问接种对象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询问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告知,确保受种者知情同意。
3.疫苗接种凭证准备。 受种者接种后,应打印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凭证,交予受种者。
4.接种后现场留观。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区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接种单位需要备有足够空间用于接种后现场留观,承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人员需要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现场工作人员应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
(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配有急救药物和器械,加强保管,并做好定期检查核对。-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治专班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及时报告并开展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对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需要后续急救处置的,现场驻点急救专班要安排120救护车快速转运,对口的定点医院要建立绿色通道。
接种领导小组:
组 长:袁运华
副组长:刘德华 贺仁贵 张亮 姜大菊 王华路 张涛 刘建设
关江山
成 员:何守菊 柳宗兰 许 梅 杨 云 孙淑娥 张晓红 王志红
刘 杰 文 甜 吴丽思 陈金平 倪 兵 申向荣 李 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