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节的临近,节日期间的疾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假期,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公众: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社交距离
勤洗手,尤其是在准备食物、进食前以及使用洗手间后。
参与节日活动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
出行时携带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驱蚊剂等,在草原、林区等地旅游时可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被虫叮咬。
避免接触生病的人,避免与不了解其健康状况的人员发生高危行为,避免接触疫源地野生动物以及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
注意食品安全
做到健康饮食
大家在外出旅游、亲朋聚餐时,需特别注意:
01
外出就餐,选择餐饮服务风险量化等级达B级及以上的“笑脸”餐厅就餐。外出旅行,尽量携带不易腐败变质的预包装食物,散装即食食品应及时食用,谨慎携带、购买、邮寄真空包装的“三无”肉制品。
02
网络订餐,选择有实体店、网上公示有效证照、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距离近的餐厅。收到食物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清洁,是否受到污染或变质。及时食用,不要长时间室温存放。不要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03
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注意食物种类多样、荤素粗细搭配。提倡少盐、少油、少糖,少饮酒,少吃冷荤、凉菜,多吃时令蔬果。
按需备餐,多人共同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另外,节假日也应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04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熟制食品在室温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加热彻底。
05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假日期间更要注意健康管理,做到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定期监测。
注意食品安全
做到健康饮食
秋季是多种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期,假期旅游人口密集,更有利于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在旅途中做好防范。
01
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此外还应该注意在旅途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
02
预防登革热。关键就是防止蚊虫叮咬。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前往较为温暖的南方地区,特别是那些近期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的地方。
如果有旅行计划,务必提前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并尽量减少在草丛、树林等高风险区域的停留时间。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还可使用蚊虫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如近两周有登革热流行区域旅游史的居民,一旦发现有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03
预防诺如病毒肠炎。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饭前便后勤洗手。
04
预防手足口病。目前该病已进入高发期,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均衡饮食不偏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个人体魄。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
05
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和健康提示,遵循专业机构的建议。如有出行计划,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和健康建议,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区。
此外,赴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应特别关注登革热感染风险;赴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及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地区,应特别关注拉沙热感染风险;赴巴西、古巴等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应特别关注奥罗普切热感染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加强家人健康教育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加强对家人特别是儿童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基本的疾病防控知识。
可关注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素养66条》等最基本的健康知识。
注意食品安全,做到健康饮食
对于流感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建议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假期期间,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和接触史。
请大家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不忘健康防护,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祝愿大家国庆节快乐,健康平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