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先后获评“中华诗词之镇”、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荷花村、直属村获评省卫生村,古城村获评省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荷花村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全力以赴抓发展、提效能。指标稳中有进。截至目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8.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亿元,同比增长30%;签约项目3个。产业攀高向新。新增“四上企业”3家,两年翻两番达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汉钻具技改扩规获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薄利食品等企业主动依托积玉口网红之家开辟互联网发展新赛道。服务效能提升。实行“包联企业、专班服务”机制,纹莱服饰、凯福管桩、华盈米业、古堤坡生态农业等项目全面投产,跑出了项目落地达产进规“加速度”。飞地招商取得新进展,巨合新材料锂电池项目已在王场园区完成选址,拟提交招委会审议。丹阳巨象视光科技(一期)已达成初步投资协议,即将入驻市科创中心。成立了潜江市商会积玉口镇分会。
(二)聚焦三农固基础、促振兴。农业发展增效。全面完成粮食播种任务,虾稻面积突破7.5万亩,发挥省级“潜江龙虾优质种质资源库”优势,持续擦亮“虾稻连作”发源地金字招牌。基础设施升级。3.6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升级项目有序推进。积极争取兴隆灌区建设项目。践行“共同缔造”理念,省级和美乡村试点村古城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农文旅繁荣发展。全力打造渔耕文化园,延长“渔耕游”游玩链条。发挥“万里镇村蔬菜”“郧府新村草莓”“荆河村葡萄”等特色果蔬规模效应,推动“采摘游”“串珠成链”。实施中共荆南县委县政府军事指挥部旧址、脉旺嘴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修缮项目,促进“红色游”提档升级。
(三)精雕细琢优设施、美环境。功能更加健全。全市首家清廉家风馆开馆运行,首个社区智慧健身中心项目落地。全镇首批电动车充电桩安装投用。镇级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节点实现全覆盖。环境更加美化。实施集镇建设项目,实现集镇黑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五化”无死角零盲区。利用现场拉练评比,倒逼人居环境整治,动员2000余名群众自发参与共建共治。上西荆河滨河公园成为群众游玩新打卡地。路域更有颜值。正在实施17.5公里“四好农村路”升级版,完成路域环境整治62.2公里,栽植绿化树1万多棵,“董樊线”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预选路线。
(四)多措并举保民生、守底线。民生蓬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医保应保尽保,目前全镇2024年医保参保率为90.9%,全市排名第一。办理临时救助118人次、低保救助24户。开展义诊活动22场,免费参检3000多人。社会治理高效。以片区为单位定期开展工作大比拼、成果大拉练,深入实施“雁阵工程”,激励“头雁”“强雁”引领示范。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超150场次。底线抓牢抓实。巡河598次,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隐患清零见底。健全镇村联合、部门联席、乡邻互助的多元化解机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180余件,初信初访积案化解率100%,持续保持到市赴省进京“零非访”。
(五)擎旗奋进聚合力、抓党建。党员教育特色鲜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制定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实施方案,构建“1基地+N教学点”的党员教育特色布局,举办差异化、专业化培训班12期。同心聚力成效明显。广泛开展“同心聚力·共同缔造”活动,省“联企e站”注册率全市第一,建成“清廉民企”示范点2个。“寻美积玉口”微博话题数达1400多万,全市第一,典型经验获全市推广。作风整治驰而不息。强化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印发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紧盯“关键少数”,开展重点时间节点作风督查20余次、“十类问题”专项督查90余次。清廉建设系统推进。全面推进“清廉积玉”建设,以上率下,举办“清廉机关”建设“大讨论”“微论坛”等活动20余次。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开展警示教育1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3次,剖析典型案例33次。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覆盖7000余人次。
二、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
(一)全力推动“创业福地”向“经济强镇”跨越。以谋划强引领。紧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产业精心谋项目,实现亿元项目再突破。以招引强产业。用活“飞地”,盘活存量,实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重点对接湖北中和联信、容毅环保等项目。以项目强后劲。加大项目服务力度,推动巨合新材料锂电池、丹阳巨象视光科技(一期)等项目早日投产达产。持续做好国电投风电运营保障,服务全市建设华中地区战略能源储备应用基地。鼓励纹莱服饰等企业联动网络新媒体,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支持江汉钻具发挥核心技术优势,为建设国家级绿色化工循环发展示范基地提供支撑。
(二)努力推动“农业大镇”向“产业旺镇”跨越。形成优势互补功能分区。优化西红(樊场片小龙虾)东绿(太和片蔬菜)北紫(王东片葡萄)特色产业布局,精准规划“一村一品”,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打造全市最具特色的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发展质效提升。统筹谋划冷链物流中心、农村电网改造提升等一批惠民生促发展实事项目。鼓励发展特色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支持本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多维发力发展格局。发挥网红之家平台作用,引导发展“直播+零售”等新业态,走稳走好“品牌+特色”融合发展之路。
(三)致力推动“湖畔小镇”向“宜居美镇”跨越。夯基础。全面对接争取借粮湖堤防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全域水系连通等项目,补齐防汛抗灾短板。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美环境。持续打造美丽村庄,以点带面促进乡村风貌蝶变。推动集镇功能再提升,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影剧院等设施。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提高集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精致集镇“新样板”,建设美丽潜江“西北坡”。优服务。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保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四)竭力推动“文化沃土”向“文化名镇”跨越。擦亮文化“金名片”。做优农民文化艺术节,重塑剪纸、烛龙、采莲船、蚌壳精等非遗传承项目活力,打造省级、国家级文化品牌。焕发文化“生命力”。统筹推进文化繁荣和文明实践,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广泛开展群体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文旅“新高地”。利用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游,推动“品生态虾、踏升官渡、游渔耕园、访家风馆、忆红色路、赏借粮湖”精品旅游路线提档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