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立足点,以完善服务为落脚点,全面推进各项服务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便民惠民新高地
打造基层政务服务体系。聚焦“更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纵深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建设,以政务服务“三化”建设为指引,对便民服务大厅软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设立办事群众休息等候区及志愿服务岗。同时,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村级便民服务站25个,设置综合办理窗口,配备基本满足群众办事需求的办事设备,设立政务服务专员;组建专班指导检查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现场实操演示各项业务系统,详细讲解重难点问题,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以温情服务打造政务服务“幸福温度”。入户核查惠民惠农政策落实事后集中检查问题线索,共摸排线索25条;推出“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解除高龄、行动不便或者无智能手机群体后顾之忧;办事人员上门入户,办理服务事项,解读惠民惠农政策,推动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并行,按期办结率100%,形成了高标准引领服务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组建核采工作专班,积极组织各村网格员配合市专班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标三实核采工作,对全镇25个村(社区)的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进行全面普查,共录入9577户信息。
二、构建文化体系建设,构筑文化惠民新格局
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借粮湖景区“观音圣像”“镇湖神牛”“九龙盘柱”“渔耕文化园”等大型雕塑、“滨河公园”、脉旺嘴“革命历史陈列馆”“荆南县军事指挥部”等被列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文化馆获评省特级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传承基地、诗词创作基地提档升级,镇图书馆、村农家书屋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老百姓大舞台”文化展演,非遗文化“六进”活动,推进图书馆、农家书屋、家风馆免费开放,开展“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民俗文化进村庄”活动。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指导脉旺嘴红色景区、借粮湖“渔耕文化园”、西荆河“滨河公园”、古城村十二组“徽派建筑”等景区创建,用景区景点建设推动相关项目建设。加强古城村开展省级旅游名村创建工作指导,推进全镇文旅融合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深度开发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和业态建设。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强化制度建设,调整完善非遗保护会议制度,加强非遗基地阵地建设,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学习、传承、展示空间。
三、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书写健康惠民新答卷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筛查、随访和管理,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用心做好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高度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为育龄妇女提供孕前、孕期、产后全程保健服务。开展免费的孕前优生检查宣传和组织工作,为33对新婚夫妇提供了检查服务,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数达到156对。同时,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做好生育登记、药具发放等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深化健康知识普及。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在村居内设置了多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涵盖疾病预防、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利用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推送健康资讯和科普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组织居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重点清理村居内的卫生死角、沟渠垃圾、积存杂物等,减少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同时,加强对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卫生院及各村居卫生室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等内容。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2024 年,我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各项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将在 2025年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便民服务
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窗口管理。建立健全窗口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人员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提升服务态度和质量。同时加强窗口的日常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同时加强社会监督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服务人员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对服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满足高品质文化需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开展线上文艺演出活动,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扩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文化特效。加强集镇健身操、广场舞、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专业队伍建设,打造有个性、有特色的文体团队。持续推进保护传承。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非遗项目,立项实施保护传承,加大宣传展示力度,借力潜江烛龙“视频直播家乡年”展播,拓宽宣传推广渠道,不断推出新项目入围国家级、省级。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持续深入挖掘积玉口镇的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策划等各个环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推进公共卫生建设,筑牢高水平卫生屏障
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创新健康知识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居民,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方案。除了传统的讲座、宣传资料外,更多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线上互动等方式,提高居民对健康知识的兴趣和接受度,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扩大慢性病筛查范围,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率和管理率。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确保母婴安全和人口均衡发展。深化健康促进与教育。制定详细的健康促进计划,围绕重点疾病和健康问题,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建设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指导居民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村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